美国说急需稀土,蒙古二话不说立马挖了十万吨,可这边刚把稀土准备好,美国那边却突然说不用了。其实从一开始这场合作就是老美的计谋,就是为了破坏中蒙的稀土关系! 稀土在高科技和国防领域可是宝贝疙瘩。全球加工大头都在中国手里,美国那边早就看不顺眼。2023年,美国国会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砸钱搞本土开采,还到处拉帮结派,想建条不绕中国的供应链。蒙古国夹在中俄中间,地下藏着不少稀土矿,可它是个内陆国,运矿得靠铁路,加工还得借技术。美国瞅准这点,觉得蒙古国是好棋子,能借机生事儿,破坏中蒙的稳当合作。 蒙古国有自己的小算盘,想多条腿走路,少靠中俄。美国就趁虚而入,推“第三邻国”战略。2023年6月,美蒙签了个谅解备忘录,谈关键矿产合作。接着8月2日,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访美,在华盛顿见了副总统哈里斯。两人聊稀土开发,美国许诺资金和技术,还签了“开放天空”协议,说是开通直飞航线,便于货物运出。蒙古国政府一合计,觉得这是机会,调整矿业计划,暂停部分跟中国的项目,转头加大开采力度。 美国那边口口声声说军工和新能源急需稀土,库存只够用一阵子,得赶紧进口。蒙古国信了,矿业部门动作快,南戈壁的矿区开始忙活起来。几个月内,他们集中资源,挖出大量稀土原矿,仓库里堆了不少,准备通过新航线直奔美国。蒙古国这步走得急,图的就是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美国的承诺听起来像及时雨。 可好景不长,就在蒙古国把稀土备齐,分类包装好,准备发货时,美国突然变卦。国务院发通知,说市场价格跌了,采购计划改了,不需要这批货。蒙古国那边傻眼了,资源卡在手里,卖不出去,运不出去。俄罗斯不接盘,国际市场又被美国把着,蒙古国只能低头找中国帮忙。中蒙关系虽说有阴影,但中国还是敞开大门,谈新条件接手。 这事儿从美国喊急需,到蒙古国挖矿,再到美国甩手,时间线拉得清楚。2023年8月3日,蒙古总理在访美后对媒体说,要深化跟美国的稀土合作。可没多久,美国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稀土价格本就波动大,美国军工库存其实够用18个月,哪来那么急?蒙古国挖的这批矿,估计就上万吨规模,具体数字虽没公开,但够让蒙古国经济捏把汗。 美国这手,纯粹是想制造中蒙矛盾。蒙古国资源丰富,但加工离不开中国技术,运输也得过境。美国的“开放天空”协议,名义上帮航空,实际是为稀土出口铺路,撬中国墙角。蒙古国被美国大饼迷了眼,暂停中方项目,结果自食苦果。资源滞销,资金链绷紧,蒙古国政府得重新盘算。 中国从不搞小动作。面对美国挑事儿,我们稳扎稳打。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跟蒙古国基建合作加码,新建铁路口岸,降运输成本。技术上,稀土回收工艺进步快,少靠原矿。 这场博弈,是资源争夺,更是地缘较量。美国想掐中国供应链,我们早有备。蒙古国这回吃亏,提醒中小国家,大国甜言蜜语得留神。合作得看长远,互利共赢才是王道。中国跟蒙古国关系铁,资源开发上总能找到平衡点。
特朗普为何反复对华让步?日媒:美国远赶不上中国,不足中国一半。日本亚洲时报在9月
【4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