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英竟然开始反思了!根据观察者网9月5日报道,最近韩国国会议员朴智元在这一次访华之后,竟然直接说道:“韩国已经落后于中国!” 朴智元并非首次访华,但此次阅兵现场体验令他印象深刻。他在社交媒体上详细记录所见所感:中国“空气清新、电动汽车普及、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人工智能机器人更令他惊叹”。 朴智元这次访华走了不少地方,从深圳的科技园区到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再到雄安新区的智能城市建设现场。他在接受韩国《中央日报》采访时,特别提到深圳南山区的科创企业密度,说那里每平方公里就有超过 80 家高新技术企业,比首尔江南区的同类企业数量多出近三倍。 在参观华为松山湖基地时,他看到研发人员正在测试的 5.5G 基站,传输速度比韩国目前商用的 5G 快了十倍,而且能同时连接百万级别的物联网设备,这让他忍不住感慨:“我们还在为 5G 覆盖率沾沾自喜时,中国已经在布局下一代技术了。” 更让他触动的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爆发力。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的生产线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分钟就能下线一辆 Model 3,整个工厂的自动化率达到 95%,而韩国现代汽车的电动车型生产线自动化率刚过 80%。 他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组对比图,左边是韩国某汽车工厂的人工装配线,右边是特斯拉工厂里机械臂精准作业的场景,配文只有简单一句:“差距看得见。”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2024 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 35%,而韩国同类产品只占 12%,这个数字让不少韩国经济界人士感到焦虑。 其实朴智元的感慨不是孤例。最近韩国《东亚日报》做了个 “中韩发展认知调查”,对象是首尔大学、延世大学等名校的教授和企业高管,结果显示有 62% 的受访者认为 “韩国在科技和产业升级上已经被中国拉开差距”。 韩国前驻华大使权宁世也在专栏里写道,十年前他在华任职时,韩国的显示屏、半导体还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可现在中国的京东方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供应商,中芯国际的芯片制造工艺也在快速追赶三星。 韩国精英们的反思,还体现在对两国基础设施的对比上。朴智元在访华期间坐了从北京到上海的复兴号高铁,4 个半小时的路程里,列车时速稳定在 350 公里,全程没有丝毫颠簸。 他特意查了一下,韩国高铁 KTX 的最高时速虽然也能到 300 公里,但实际运行中很少超过 250 公里,而且因为线路老化,每月至少会有 5 次以上的延误。 更让他惊讶的是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度,从街头小贩到菜市场摊主,都能用手机扫码付款,而韩国虽然信用卡普及率高,但移动支付的覆盖率还不到 60%,在便利店买瓶水有时都得找零。 在绿色能源领域,这种差距表现得更明显。朴智元去内蒙古参观了全球最大的风电光伏基地,那里的风电装机容量相当于韩国全国电力总装机的 1.5 倍,而且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直接送到东部沿海地区,输电损耗率比韩国电网低了近一半。 韩国环境部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 年韩国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才达到 17%,而中国已经超过 25%,按照目前的增速,到 2030 年中国可能会突破 40%。 韩国国内对朴智元的言论反应挺复杂。有人觉得他是 “长他人志气”,韩国《朝鲜日报》就刊文反驳,说韩国在半导体材料、精密仪器等领域依然保持优势,比如三星的 3 纳米芯片制造技术,目前还没有中国企业能完全替代。 但更多的声音开始呼应这种反思,韩国经济研究院最近召开的研讨会上,有专家呼吁政府应该放下 “汉江奇迹” 的光环,正视中国在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尽快调整产业政策。 朴智元在访华结束后的国会上,还提交了一份建议案,主张加强中韩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甚至提议借鉴中国的 “专精特新” 企业培育模式,扶持韩国的中小型科技公司。这份建议案虽然还在审议中,但已经得到了不少跨党派议员的支持。 看来,这次由一位国会议员引发的反思,正在慢慢影响韩国精英阶层对中韩发展格局的认知,至于这种认知会带来多少实际改变,或许还要等时间来给出答案。 其实韩国的问题不是要与中国比,而且根本摆脱不了美国人控制,只不过韩国人不愿意正视、无能力摆脱美国而已! 信源:观察者网《韩国议员访华观礼九三阅兵后发文:都怪尹锡悦三年半胡作非为,让我们落后中国》
韩国精英竟然开始反思了!根据观察者网9月5日报道,最近韩国国会议员朴智元在这一次
烟雨评社
2025-09-09 10:34: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