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智驾降温了不少,大吹特吹智驾的企业也逐步低调了起来,很多车企一直拿智驾当主要卖点,但是实际上智驾并不是刚需,智驾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都太远,「有最好,没有或者差一点也没关系」,因为现在智驾远没有达到让普通人大胆放心使用的时候,只有极少数比较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才对智驾有高度需求。
举个例子:理想端到端自称是Top级别,但是今年增程销量大幅下降,是智驾落后了吗?肯定不是,那问界为啥卖的飞起,是智驾遥遥领先吗?我觉得肯定也不是,即使没有智驾,我觉得华为问界依然可以卖的飞起,同样小米YU7也拿下了30万台订单成绩是靠智驾吗?当然不是,而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一样收下了不少定单,L90首月交付10000台,9月还会交付15000台,他们同样也不是靠智驾。再举个例子,理想i8智驾能力不行吗?那肯定也不是啊。
所以这两年企业被媒体忽悠大吹特吹,认为新能源汽车只有智驾才是唯一,甚至喊出汽车就是大号的手机,大力宣传智驾能力,殊不知智驾仅仅是锦上添花之作,而非决定性因素。汽车本身有过硬的产品力才是正统,比如前备箱、充换电体系、能耗控制,设计,安全、空间等等方面,因为这些基本需求才是老百姓最需要满足的基本需求,而智驾对大多数人可以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伪需求而已。
最后我想说,中国人做软件开发能力是很厉害的,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硬件只要支持,软件能力一定可以赶上来的,所以智驾根本就不是什么很深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