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看完这场世界性的阅兵后,澳大利亚一陆军少将跳出来说:虽说中国的武器看起来很先进,但没有经过测试的武器,并不意味着是更好的。 这位少将盯着“实战检验”不放,觉得武器没上过战场,就不算真本事,这种想法放以前的常规战争里可能还有点道理,但在如今的战争和地缘博弈里,军事威慑的逻辑早就变了样。 核武器问世以来,几乎没在实战里用过,可哪个国家敢小瞧它的威力? 中国那些东风导弹、航母战斗群、无人作战系统,靠着尖端技术和战略部署,早就让对手在盘算时不敢轻举妄动。 阅兵展示的不只是武器装备,还有背后整个工业体系、科技实力和战略意志,这些加一块儿,构成了威慑的底气,让对手掂量成本后,主动打退堂鼓。 从技术上看,这次阅兵的装备真挺亮眼,代表了军事现代化的新方向。 高超音速导弹速度快、轨迹难测,愣是能把对手的反应时间压到最小;无人作战系统更是信息化战争的未来,降低人员损失的同时还能打高强度对抗;东风-5C这种洲际核导弹,射程能覆盖全球主要目标,象征中国战略打击的顶尖水平。 这些装备的技术参数和潜力,早就通过模拟测试、演习验证和情报分析让外界心里有数。 台湾那边有专家就说,中国隐形无人机和高超音速武器的亮相,对美国、日本、台湾的军事部署都是个大挑战。 实战确实能直观秀一把武器的效果,但现代战争复杂得很,技术优势、体系整合和战略投射能力,比单场战斗的表现重要多了。 阅兵是个公开的战略信号,告诉全世界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天安门广场上,80响礼炮、8万只和平鸽和气球齐飞,寓意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2025年民族复兴的历史延续。 这种象征性的展示,配上先进武器的亮相,既振奋了国内民心,也向潜在对手摆明态度:中国有能力、有意志应对任何挑衅。 阅兵里的装备方队按陆上作战、空中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等模块编组,展现了人民解放军从单一兵种到全域联合作战的转型。 比如信息作战群和无人作战群的亮相,说明中国在网络战、电子战和智能化战争上下了大功夫,这些领域在现代战争里往往能定胜负,但压根儿没法通过传统实战直接检验。 有智库报告提到,中国武器系统的整合能力,已经成了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巴基斯坦等国家选中国装备,不光因为价格合适,更因为中国提供了一整套国防合作方案,这种体系化优势,让中国军事力量的威慑效应翻了好几倍。 阅兵还有个重要的外交功能,进一步放大了中国的战略影响力,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等来捧场,说明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里的号召力,他们的站台本身就是对中国军事和政治影响力的认可。 西方主要国家的领导人缺席,反而凸显了当下国际格局的分化。 未来,随着中国科技和军事实力的继续提升,这种“不动声色”的威慑力,只会更深地影响世界格局。
一名乌军士兵用美制“标枪”反坦克导弹袭击俄军坦克车队。真是一打一个准!后面的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