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大企业、好单位招聘人才是都特别重视第一学历? 有人认为:大企业、好单位招聘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2025-09-08 15:35:24

为啥大企业、好单位招聘人才是都特别重视第一学历? 有人认为:大企业、好单位招聘人才的时候,之所以特别重视第一学历,也就是我们厂口头中说的,看是不是科班出身,原因是他们认为第一学历才能够真正看出来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商和潜质,而后面读的研究生、博士啥的,只证明你“够不够努力,态度好不好”。 大企业、好单位特别看重高考的结果,全国统一考,很难作弊,压力巨大。能考上顶尖大学,说明你18岁就脑子聪明、够自律、抗压能力强。大企业觉得这“含金量”最高。 他们认为,顶尖大学的四年,能给你更好的同学圈子、老师资源,开阔眼界,学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样。这就像盖房子,本科名校是“钢筋混凝土的地基”,普通本科可能是“砖头地基”,后面装修再好,基础感觉不一样。 一个清华毕业的经理,可能更愿意招清华的毕业生。沟通容易,想法类似,有共同语言。万一这人没干好,经理还能说“他是清华的,能力没问题,可能是别的原因”;要是招了个普通本科的没干好,经理可能就得背锅“看人不行”。 我个人觉得“高考定智商出身”?太扯了! 高考考得好,当然说明一部分能力,但真能定终身?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从小上好学校、请家教、开阔眼界,优势太大了!农村孩子、小城市的孩子,可能连好老师都难找。把高考成绩直接等同于“智商”和出身,这不就是变相说“投胎好才是真的好”吗?太不公平了! 一些大企业、有优势地位的单位招人图省事,直接拿“第一学历”当筛子,简单粗暴。 但这是最偷懒的办法!一个人后来的努力、学习能力、工作经验、实际项目成果,难道不比18岁那场考试更能说明问题?说“本科以后学历只证明努力”,这不就是否定人还能成长进步吗?谁规定18岁之后就不能变厉害了? 企业领导和单位高层爱招校友,美其名曰“降低沟通成本”,其实就是搞小圈子、思维固化。企业、单位里全是一种背景、一种想法的人,还谈什么创新?不同背景的人带来的不同视角,才是宝贵的财富。怕担责任所以只招“名牌货”,这种经理本身就不够格。 这种风气把学生和家长都逼疯了,死磕高考,好像考不上名校一辈子就完了。 职场里,就算你后来再牛,也可能因为“第一学历”被卡住。这打击了多少真正有能力、肯奋斗的人?对企业、单位自己也是损失,可能错过了真正适合岗位的人才。

0 阅读:14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