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来自很多个真实的人物组合而成,其中有一部分情节是来自河南邵原镇西街的翟良超。翟良超从小就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看到旧社会酷吏和警察敲诈百姓欺负学生,他就敢组织抗议。1938年,日军占领邵原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翟良超满怀仇恨和愤怒,决定加入八路军,到前线去抗日。
因为他受过较为完整的中学教育,在当时算是有文化的人,因此格外受到组织看重。组织考虑再三,驳回了他上前线的请求,而是安排他先去晋豫边特委举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培训结业后,因为成绩优异,他又被推荐去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在此期间入党。
毕业后,他在邵原开了个杂货店,作为当地党支部的根据地。根据党的指示,他利用本地同乡关系,担任了GMD七区第一联保处任书记,愣是把一个反共的同乡翟良恭(看起来还是亲戚)以贪污民夫运费的名义斗倒了,既提高了自己的话语权,也保护了当地中共组织。
到了1941年,日军再次占领邵原。翟良超也换了一份工作,以教书为名,继续巩固和发展党组织的活动,直到1943年,才公开了自己的身份。
因为深入本地,翟良超对当地情况非常了解,后来在抓汉奸、组织群众、减租减息、土改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期间,他屡次遭到报复,多次死里逃生,但是他依然初心不改,不屈不挠的干革命工作。
解放后,他被调到北京,因为有文化,他先后担任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和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在动荡岁月中,他因为刚正不阿,惨遭迫害,后来在总理的关怀下平反,恢复职务,并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翟良超育有两子,长子翟明战毕业于北京师大二附中,后来从军,一直做到空军军校部任副团、正团职参谋。转业后,他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工作,后来又去了中国戏剧出版社。期间他一直走访革命家庭,收集第一手信息,最终完成了 《回眸延安中央托儿所》,详细记述了延安中央托儿所内中央领导子女、革命烈士遗孤及抗战将士后代在特殊年代的生活图景。
翟良超的次子 翟明国更厉害。他先后在西北大学地质系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习,毕业后留在中科院工作。他第一个找到了华北前寒武纪的岩石标本,改写了华北地质学研究史。他提出的早期陆壳多阶段生长、古元古代初始板块构造以及对克拉通下地壳结构的理论模型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他也由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家人真厉害?个个都是大牛?
别忙,他家最牛的人还没出场。谁呢?
就是翟良超的孙子,翟明战的儿子——翟山鹰!
对,就是那个卷款几十个亿跑路美国的那个翟山鹰,原名翟红鹰。为啥说他牛逼呢?因为就在他跑路之后,还有不少他的粉丝誓死追随,觉得他是被陷害了,内里有什么隐情。最后他不得不发表了一番非常牛逼的讲话,才让粉丝死了心:
“大家好啊,从去年我离开中国到今天,有一些人在网上说我是个骗子。我呢是做了十几年的金融,在这个环境里大家知道金融嘛几乎都是骗子,身边都是骗子。所以如果有人说我是个骗子,我是挺高兴的。
你被骗了,你又不是被抢了,不是被强制性的。你让我骗了以后,你肯定还会被很多比我更有智慧的人骗。我是没有听说过特别蠢的人能骗到有智慧的人的,都是有智慧的人去骗蠢人。”
这一家子,无论正路邪路,都算是做到了顶,我就问你牛逼不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