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在常德摆庆功宴,招待57师残存官兵,正吃饭时,军长傅仲芳带着一队士兵闯入,要抓走师长余程万。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3年深秋的湘西大地,硝烟弥漫。 常德城内外,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正在上演。 国民党第74军57师在师长余程万的率领下,肩负起了守卫这座古城的重任。 常德城坐落于洞庭湖西侧,是连接湘西和鄂南的重要枢纽。 城内街巷纵横,青石板路两旁是连绵的砖木结构民居。 57师的官兵们利用城市地形,在主要街道设置了沙袋工事,在城墙上布置了机枪阵地。 官兵们都知道,这场战斗将异常艰难。 日军第116师团来势汹汹,配备了大量重武器。 攻城开始时,日军先用重炮轰击城墙,随后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发起冲锋。 守军凭借坚固的工事顽强抵抗,城墙上下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 余程万亲临前线指挥,官兵们看到师长与他们同甘共苦,士气大振。 战斗进行到第十天,城内已是满目疮痍。 许多建筑物被炮火摧毁,街道上遍布弹坑。 守军的弹药开始短缺,医务人员在简陋的救护所里忙碌地救治伤员。 粮食供应也出现问题,官兵们只能依靠有限的干粮充饥。 在此期间,援军的动向令人焦虑。 王耀武率领的部队被日军顽强阻击,进展缓慢。 李玉堂兵团虽然奉命驰援,但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到达指定位置。 余程万多次发电求援,但援军始终未能突破日军防线。 最艰难的时刻到来时,57师已经弹尽粮绝。 官兵们用刺刀、铁锹甚至砖块与日军搏斗。 余程万在中央银行的地下指挥部里,面对着战局图,眉头紧锁。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全师都将覆没。 12月3日凌晨,余程万做出了艰难的决定:率领残部突围。 夜色中,200多名官兵悄无声息地穿过废墟,向城外移动。 途中多次与日军遭遇,发生激烈交火。 等到抵达德山时,只剩下83人。 令人唏嘘的是,就在余程万突围后不久,援军终于赶到。 新11师的先头部队很快进入常德,发现城内还有300多名57师官兵在坚持战斗。 在援军帮助下,这些坚守的官兵很快收复了常德城。 战役结束后,王耀武在常德城内设宴,招待57师残存的官兵。 宴席上,官兵们刚刚举起酒杯,还未来得及品尝胜利的滋味,第99军军长傅仲芳突然带领一队士兵闯入。 傅仲芳面色冷峻,径直走向余程万,出示了蒋介石的手令,以擅自撤离阵地的罪名要将其逮捕。 宴席上的欢乐气氛瞬间凝固,官兵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余程万被带走后,军事法庭对他进行了审判。 尽管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但仍被追究责任。 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国民党军队内部存在的指挥体系问题和各部队协同作战的困难。 许多官兵为余程万鸣不平,认为他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为保全部队骨干才做出的突围决定。 从整个战役来看,常德会战展现了抗日将士的英勇精神,也暴露了作战指挥中的一些问题。 这场战役虽然最终收复了失地,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战后,人们对余程万的评价也存在分歧: 有人认为他保全了部队骨干,有人则认为他应该与城池共存亡。 这场战役留给后人许多思考。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军队面临着装备落后、补给困难等多重挑战。 但正是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抗日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国土,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余程万的个人遭遇,也成为这段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注脚,让人不禁思考在战争环境中,指挥官的抉择与责任这个永恒的话题。 主要信源:(抗日战争纪念网——余程万简介)
1971年秋,北戴河警卫部队报告:“张清林夫妇还住在第96号别墅,如何处置?”首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