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定局! 美联储刚刚传来消息! 9月3日,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飙升至90.5%,几乎已成定局。 这个消息一出来,全球市场都像炸了锅一样,黄金价格一下子冲破了35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白银也站上了40美元大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都是真金白银在为降息投票呢。 为什么美联储这时候非要降息不可?说到底,还是美国经济这台大机器最近有点转不动了,各种迹象都在催促美联储踩下降息的油门。 就拿就业市场来说吧,8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只新增了2.2万人,连预期的一半都没达到,7月的数据虽然从7.3万上修到7.9万,但6月数据却从新增1.4万下修到减少1.3万,这样的波动让人心里发慌。 失业率更是连续两个月上升,8月达到4.3%,这是2021年11月以来的最水平,而且非自愿性失业的比重还在反弹,越来越多的人是被迫失去工作或只能做兼职。 能源行业更是重灾区,巨头康菲公司计划到2026年底裁员四分之一,涉及2600到3250人,之前BP已经宣布裁掉15%的员工约6000人,雪佛龙也裁了20%,油价下跌让这些曾经风光的企业不得不勒紧裤腰带。 特朗普政府还在火上浇油,从年初就开始大规模裁员,环保局计划裁掉65%的人,光国税局就裁了7000人,连驻各国大使馆都没能幸免,这种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同时裁员的景象,让劳动力市场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 消费这台发动机也明显动力不足了。7月美国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5%,看起来还行,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是建立在6月因为关税问题提前囤货的基础上,当时环比增速高达0.9%,现在不过是回归常态。 更关键的是核心零售销售,不含汽车和汽油后环比只增长0.3%,比前值的0.8%掉了一大截,说明老百姓开始捂紧钱包了;服务消费也在降温,餐馆和酒吧消费环比下降0.4%,以前大家喜欢出去聚餐娱乐,现在可能更愿意在家做饭了,这种变化背后是家庭预算的重新调整。 制造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8月制造业PMI虽然从48.0回升到48.7,但已经连续六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虽然新订单指数冲到了51.4的扩张区间,看起来有好转迹象,但生产指数却跌到47.8,就业指数更是在43.8的低位徘徊,这种脱节很耐人寻味。 从宏观经济数据看,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长1.83%,比前值的1.86%略有下滑,虽然折年率达到3.29%,但这种增长更像是强弩之末。IMF和高盛对2025年全年GDP增速的预测分别只有1.5%和1.7%,说明大家对经济前景普遍谨慎。 更麻烦的是通胀和增长的失衡,核心PCE虽然还没到失控的地步,但中金预测年底可能达到3%,而特朗普政府计划对3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这会推升核心PCE0.7到0.9个百分点,这种输入性通胀压力让美联储的政策选择更加艰难。 一边是经济增长乏力,另一边是潜在的通胀风险,就像开车时既要踩油门又要踩刹车,难度可想而知。 回顾历史,美联储在2019年经济放缓时就曾启动降息,2024年9月又降了50个基点,现在不过是延续这种应对经济下行的传统智慧。但市场早就通过国债收益率变化提前定价了降息预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波动反映着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判断。 当非农数据公布后,利率期货市场立刻把降息概率推到90%以上,这种市场和美联储的默契配合,其实是为了避免重蹈过去政策滞后的覆辙。毕竟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还在眼前,在经济出现明确疲软信号时及时出手,总比等到衰退真的来了再行动要好。 说到底,美联储这次降息更像是给运转不畅的经济机器加点润滑油。就业市场的疲软、消费信心的下降、制造业的收缩,还有潜在的通胀压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降息从可选变成了必选。 黄金白银的涨价不过是市场在用自己的方式提前反应,毕竟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候,这些硬通货总是更让人安心。 美联储的决策者们看着这些数据,就像医生看着一堆检查报告,虽然不想开药方,但病情已经不允许再拖延了。这场几乎已成定局的降息,终究是美国经济这台大机器发出的求救信号,至于能不能让机器重新顺畅运转,那就要看后续的疗效了。
果不其然,李在明在华盛顿一句“安全靠美国,经济不再靠中国”,把韩国出口三成市场、
【86评论】【40点赞】
用户12xxx22
9 月 8 日写的文章,你是懂行还是外行啊?现货金价已经破 3600 美元,银价数天前早已破 41 美元了。降息 25 基点早已计入价格,8 月非农数据之烂, 把降息 50 个基点摆上台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