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不住了?负债超710亿美元,立陶宛总理辞职跑路:不该得罪中国 说起来,立陶宛的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9-07 14:24:37

撑不住了?负债超710亿美元,立陶宛总理辞职跑路:不该得罪中国 说起来,立陶宛的困境早有预兆。2021年,立陶宛政府脑子一热,允许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明显触碰了中国的红线。中方当即采取反制措施,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贸易往来也几乎冻结。别小看这一步,之前立陶宛每年对华出口额稳定在 3.5亿欧元左右,主要靠木材、乳制品这些拳头产品,结果2021年对华出口直接暴跌91%,相关行业老板们脸都绿了。 失去中国市场后,立陶宛的外贸缺口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靠借债过日子。虽然2022年底官方统计的外债是 188.3 亿美元,但加上企业和银行的债务,第三方机构统计的实际外债早就超过480 亿美元。到2025年突破 700 亿美元一点不奇怪,毕竟这几年经济没起色,借钱的成本还越来越高。 老百姓的不满情绪越来越浓,2024 年的民调显示,63.3%的立陶宛人认为政府不该干涉中国内政,近半数人觉得没有中国投资,本国经济迟早要完蛋。大家心里都有本账,支持台湾没带来任何好处,反而让超市里的东西越来越贵,工资和工作机会越来越少。这种不满最终变成了街头抗议,给本就焦头烂额的政府又添了把火。 期间美国倒是给过点甜头,比如签了个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号称要帮立陶宛缓解损失。但这点钱对比暴跌的对华出口额,简直是杯水车薪。欧盟也没真帮忙,虽然在WTO起诉了中国,但实际贸易往来中,德国这些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敢跟着立陶宛硬扛中国制裁。 就这样,内忧外患之下,帕卢茨卡斯政府撑不下去了。虽然官方说辞职是因为商业交易调查,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经济烂摊子和民众的愤怒才是根本原因。毕竟谁当总理都得面对现实,国家负债累累,主要出口市场丢了,盟友的承诺又不靠谱。当初跟着别人起哄得罪中国,现在好了,GDP没上去,外债先翻了倍,最后只能让总理卷铺盖走人。 这件事说白了就是个活生生的教训,小国在大国博弈里选边站可以,但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家底。拿核心利益去赌虚幻的承诺,最后往往是自己遭殃。立陶宛现在不光要面对巨额债务,想重新打开中国市场也没那么容易,毕竟信任这东西碎了,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粘好的。当初跳得有多高,现在摔得就有多疼,这话用在立陶宛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0 阅读:596

猜你喜欢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