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美建药厂,卢特尼克“爽”得太早 近日,美国商务部长罗特尼克在电视上公开表示,日本投资5500万美元在美国建通用药厂,抗生素等通用药品再也不依赖中国了,这笔钱可以由特朗普支配,这事太爽了。 数据显示,美国约90%的抗生素、70%的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常用药物依赖中国供应。在医疗器械领域,中国提供了全美近50%的注射器和30%的医用口罩。 更关键的是,中国占据全球药品原料药市场的巨大份额,供应着全球约40%的原料药。这种依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全球产业链数十年自然选择的结果。 日本在美国建厂,真能解决美国对中国的药品依赖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棘手的是原料来源问题——日本本身缺乏完整的原料药产业链,仍需从中国进口大量医药中间体。 人才短缺同样制约发展。美国本土缺乏足够的制药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这让人想起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困境:不得不从台湾派遣大量技术人员,导致建设成本飙升。 5500万美元的投资规模对于资本密集型的制药行业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仅相当于大型药厂年研发投入的零头。 美国制药成本远高于中国。数据显示,美国生产一瓶注射用生理盐水的成本是中国的2.5倍以上,这主要源于更高的人工费用、环保投入和监管成本。 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代价高昂。美国新建化工厂的平均成本比中国高出30-40%,且建设周期长1-2年。这些额外成本最终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卢特尼克的兴奋与其说是为了美国医药安全,不如说是一场向特朗普示好的政治表演。在电视节目中高调宣扬“不再依赖中国”,传递忠诚信号才是重点。
特朗普决定对中国下黑手,时间定在本月。美国商务部9月5日宣布,计划最快本月出
【1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