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斯洛伐克谈妥了。9月4日中午,中国方面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活动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双方就接下来合作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共识。 在双方谈妥的中斯签的汽车合作协议里,还明确提到中国车企要在斯洛伐克建新能源汽车工厂,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斯洛伐克原本就是“欧洲汽车制造重镇”,2024年汽车产量达108万辆,人均产车量全球第一,大众途观、奥迪Q7好多都是这儿造的。 中国车企一来,直接把新能源产业链往这儿一摆,宁德时代的电池厂离新工厂就20公里,这种“配套一条龙”的布局,让斯洛伐克汽车工业直接从“燃油时代”跨进“电动时代”。 更绝的是基建合作,中国交建要在斯洛伐克修一条贯穿南北的高速公路,全长300公里,这路一通,斯洛伐克到奥地利的物流时间能从5小时缩到3小时,相当于给中欧货运开了条“快速通道”。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这趟来北京,算盘打得比菜市场摊主还精。2024年斯洛伐克经济增长率才1.2%,汽车出口占GDP的40%。 但燃油车在欧洲越来越不好卖,正愁着怎么转型呢,中国就递来了“新能源橄榄枝”——中国车企承诺在当地招5000名工人,还配套建电池研发中心,这对失业率8.3%的斯洛伐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菲佐在会谈时特意提到“要学习中国的基建经验”,这话背后是斯洛伐克铁路网老化的尴尬。 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到科希策的铁路,最快时速才80公里,比中国绿皮车还慢,中国铁建要是接手改造,分分钟让他们体验“高铁速度”。 而中斯合作的“化学反应”其实早就有苗头。2023年中国对斯洛伐克直接投资就涨了35%,华为在布拉迪斯拉发建了5G基站制造中心,中兴帮斯洛伐克电信升级了全国网络,现在斯洛伐克5G覆盖率比德国还高12个百分点。 但最有意思的是能源合作,中国光伏企业在斯洛伐克建了三个太阳能电站,2024年发电量占该国可再生能源的18%,当地老百姓发现电费比以前降了15%,见了中国工程师就竖大拇指。 这次会谈又敲定了一个风电项目,建成后斯洛伐克清洁能源占比能突破30%,这数据让欧盟的“绿色转型”目标都得甘拜下风。 欧洲对中斯合作的反应也挺有意思。德国媒体酸溜溜地说“斯洛伐克在中欧搞‘特殊关系’”,但转头就发现自家巴斯夫在华投资比斯洛伐克还多。 法国官员抱怨“中国投资分流了欧洲资金”,但查数据才发现2024年中国对欧投资里,法国拿了28%,比斯洛伐克多得多。 这场景就像一群人围着蛋糕,有人吃得多有人吃得少,吃得少的就嚷嚷“不公平”,却忘了蛋糕是中国做的。 斯洛伐克更直接,总理菲佐公开说“跟中国合作不是‘选边站’,是‘务实求生’”,这话怼得那些唱衰中欧合作的人哑口无言。 中斯合作这步棋,走得既务实又有远见。斯洛伐克在中东欧就像个“十字路口”,北边连捷克,南边接匈牙利,东边通乌克兰,西边望奥地利,中国跟它合作,等于在中欧腹地插了根“经贸标杆”。 2025年“17+1合作”框架下,中斯贸易额目标是突破100亿美元,这数字看着不大,但对斯洛伐克来说,相当于给GDP装了个“助推器”。 重要的是,中国车企在这儿建新能源工厂,能辐射整个欧洲市场,避开欧盟的“碳关税”壁垒,这波操作比下象棋时“将军抽车”还妙。
中国和斯洛伐克谈妥了。9月4日中午,中国方面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活动的斯洛伐克总理
霜月照寒林
2025-09-06 16:40:49
0
阅读: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