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钟伟病重。黄克诚去医院看望他,问:“你老家没什么人了吧”。钟伟听后,

南风意史册 2025-09-05 15:41:03

1984年,钟伟病重。黄克诚去医院看望他,问:“你老家没什么人了吧”。钟伟听后,说:“我儿子儿媳,以及3个孙子,一个孙女,都在老家种地呢!”   “这样的境界,实在难得!堪称克己奉公的楷模。”黄克诚听罢,由衷地发出赞叹。这段在北京医院病房中的对话,已然成为展现老一辈革命家清廉风范的经典场景。   当了解到钟伟将军的所有直系亲属至今仍在故乡从事农业生产,从未借助他的身份获得任何特殊照顾时,就连素以清廉闻名的黄克诚也深感震动。“绝不能搞特殊化,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这是钟伟经常告诫家人的座右铭。   钟伟的长子钟来良曾在省城请求父亲帮忙安排工作,但钟伟态度坚决地表示:“农村建设更需要人才。”最终儿子回到平江家乡投身农业生产,并通过自身努力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直至退休。   钟伟一生恪守严于律己的原则,对后代的教育尤其严格。钟伟将军的孙子在部队服役时表现优异,部队领导打算予以特殊留用。得知这一情况后,钟伟当即致信部队表明态度:“青年人应当靠真本事立业,绝不能因家庭关系获得特殊关照。”他坚持要求孙子退役返乡,凭借自身能力开拓前程。   1909年,钟伟将军生于湖南平江。在1929年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他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洪流。历经长征艰险、抗战烽火与解放战争硝烟,他磨砺出刚正不阿、清廉自守的珍贵品质。   荣获少将军衔后,他始终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作风,对家人更是严加管教。他时常教导子女:“干部亲属更要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这种光明磊落的家风,至今仍在当地广为传颂。   1984年6月,钟伟将军走完了光辉的一生。弥留之际,他留下遗言:“不必补发任何薪金,家中电视机、电冰箱悉数交还组织。”他还叮嘱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将骨灰安葬在平江天岳书院。这片曾经孕育革命火种的热土。这份质朴的遗嘱,彰显了一位老革命者至死不渝的坚定信仰和高尚情操。   钟伟将军的伟大精神在当今时代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他所代表的清正廉洁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当今的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认知,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坚守廉洁底线,做到公私分明,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   特别值得借鉴的是钟伟将军教育后代的方式。他始终要求子女自力更生,不给予任何特殊照顾,这种公正无私的家风培养了后代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钟伟将军的教育理念给予我们深刻启示:应当让青年人在实践历练中成长,培养他们独立面对和解决人生难题的能力。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钟伟:敢打敢拼的开国少将》 湖南日报|《“你真了不起!真廉洁!” 开国将军钟伟的家风》 岳阳网|《战将真言秉孤忠——平江籍开国少将钟伟轶事》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