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内蒙1男生考上大学,向女老师报喜,女老师高兴的从兜里掏出20块钱,塞到学生手里:“拿钱买自己双棉鞋穿。”然而,26年后,男生送女老师一个礼物,她打开一看,吓得连连摆手:“这礼物,老师不能收。” “你出息了,老师比什么都高兴!”世间最美好的循环,莫过于善意与感恩的相遇。一位老师用微薄的工资,在学生人生的寒冬里买了一双棉鞋;二十六年后,学生为她的人生晚秋,准备了一个最温暖的家! 1987年,内蒙古的冬天,寒风就像是刀子一般,而对于家境贫寒的高中生陈志德来说,每一个冬天都像是一场考验,他脚上那双破旧的布鞋,根本无法抵御严寒,冻疮更是年年复发。 而他的老师张秀荣,曾不止一次的注意到这个沉默寡言的男生,在课堂上冷得瑟瑟发抖的模样,他的困难,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事实上,对于陈志德,张老师不止一次伸出过援助之手,据了解,陈志德父亲重病,母亲卧床(后不久离世),一家几口人全靠些许微薄收入支撑,若不是她曾两次上门劝说,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早就辍学务农去了。 “张老师!我考上了!”高中毕业那年,陈志德气喘吁吁地敲开老师家门,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芒,得知消息后,张老师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皱巴巴的钞票,仔细数出二十元,塞到他的手里。 “大学生就该有个大学生的样子,这钱你拿去买衣服穿!”殊不知,对于陈志德来说,张老师的恩情已经够多了,况且,在当时这二十元相当于老师半个月的工资,更何况老师家里也并不宽裕。 奈何,盛情难却,陈志德缓缓接过纸币,他咬着嘴唇,努力不让眼眶里的泪水滑落,发誓在将来有了出息,定要回来报答。 大学毕业后,陈志德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历了太多拼搏与奋斗,但无论走多远,身份如何变化,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二十块钱的温暖,期间,他也始终与张老师保持着联系,多次想表达心意,却总被委婉拒绝。 时光荏苒,转眼间26年过去,2007年,已取得博士学位的陈志德事业有成,但从未忘记恩师的情谊,那聊天框里一句句温暖的问候,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张老师生日这天,陈志德特意从外地赶了回来,参加寿宴! 宴席过后,陈志德取出一个精致的礼盒,恭敬地递给张秀荣老师,还以为是普通的生日礼物,没想到,打开盒子一看,里面竟是一本鲜红的房产证和一把闪亮的钥匙,她连忙推辞,说什么也不肯接受。 “老师,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您就是我的母亲啊!”陈志德当即按住老师的手,眼眶发红,声音却异常坚定,对于他来说,当年何止是二十块钱,更是一份让他坚定不移,走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当年,您给我买棉鞋穿,现在,就让我给您换一个暖和点的家吧! 只能说,师恩如山,情深似海,一双棉鞋的温度可以温暖一个寒冬,一份无私的关爱更是能温暖整个人生,陈志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最美好的模样! 信息来源: 达赉苏木人民政府|《学生26年后买房送老师,只因老师当年曾花20块钱给自己买了一双棉鞋!赞!好老师教出了好学生!》 新华融媒|《38年前 武川一位老师给学生20元买鞋,26年后学生给老师买了一套楼》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为什么大学老师上课普遍都很水?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