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国共第一次合作不破裂,日本侵华的历史可能改写,谁之罪? 一部反映南京大屠

吕好的公评情感 2025-09-04 18:35:09

假如国共第一次合作不破裂,日本侵华的历史可能改写,谁之罪? 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上映,让国内外许许多多的人认识到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是日本右翼分子最忌讳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陷入了人间炼狱。程瑞芳在《南京日记》中这样写道:“真是凄惨,不知明天还要闹出什么事来呢!”此后的日子里,她目睹着日军烧杀抢掠,强奸妇女,南京城的大街小巷尸横遍野,太平路、夫子庙等繁华之地化为焦土。这是一段不忍卒读的历史,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同胞的血泪与痛苦。 与此同时,在东北的土地上,731部队的暴行同样令人发指。他们把活人当作实验材料,进行活杀解剖,连麻药都不打。鼠疫、伤寒、霍乱……各种惨无人道的实验在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至少5000人被以活人做实验的手段杀害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是人性的泯灭。 回溯历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此时,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谴责日本侵略,呼吁共同抗日,展现出坚定的抗日决心,并积极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殊死搏斗。然而,国民党政府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对共产党的抗日呼吁置若罔闻,继续围剿红军。 这一决策无疑是将国家和民族推向了更危险的深渊,让日本侵略者得以长驱直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我们不禁要问,假如国共第1次合作不破裂,日本敢侵华吗?假如国民政府能在九一八事变后,放下成见,与共产党早点合作共同抗日,历史又会怎样发展?共产党有着坚定的抗日决心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国民党拥有一定的正规军和军事资源。二者优势互补,在战略战术上相互配合,或许能更早遏制日军的侵略步伐。 可惜这一切并没发生,假如没有“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就不可能发生,国民党还会继续加紧围剿红军,抗日战争局面的形成将会推迟,日本的铁蹄还会长驱直入。张学良无疑是国共合作转入共同抗日的极大贡献者。 淞沪会战中,国民党军队虽然英勇抵抗,但由于战术和指挥等问题,付出了惨重代价。若有共产党的游击战术配合,或许能更好地保存有生力量,给予日军更有力的打击。在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但也面临着武器装备落后、物资匮乏等困境。若能与国民党合作,获得国民党的军事资源支持,或许能更迅速地发展壮大,更有效地打击日军。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共合作没有在早期形成,谁之过就不言而喻了。国共合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抵御外敌。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0 阅读:31
吕好的公评情感

吕好的公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