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吊销36名中国籍人员护照! 近日,马来西亚警方对36名中国籍诈骗嫌疑人提起公

竹篱茅舍逸韵浓 2025-09-04 10:20:26

中国吊销36名中国籍人员护照! 近日,马来西亚警方对36名中国籍诈骗嫌疑人提起公诉,指控其针对中国境内民众实施投资诈骗。中国驻马使馆迅速吊销涉案护照并致函要求"从严处理",案件揭露诈骗团伙以"证券内部渠道"为幌子,诱骗受害者大额转账,其中一名北京事主两天内损失210万元。庭审现场嫌疑人神情惶恐,家属无助追问的场景令人唏嘘。 跨国诈骗已成"产业链输出"悲剧 这起案件折射出令人痛心的现实:当国内反诈宣传已让"96110"深入人心时,部分人却选择将骗局移植海外。他们利用东南亚宽松的签证政策、第三方支付监管漏洞,专门针对同胞下手。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警方破获的跨境电诈案件达1.5万起,但仍有团伙前赴后继——正如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所言:"诈骗已取代贩毒成为低风险高收益的犯罪选择"。 使馆"吊销护照"释放强烈信号 中国驻马使馆第一时间吊销涉案护照的举措,体现了国家"虽远必究"的反诈决心。相比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公民海外犯罪"不干涉内政"的放任态度,这种主动切割既保护国家形象,也警示潜在犯罪者:中国公民身份不是海外犯罪的护身符。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所言:"这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既不包庇罪恶,也不让海外公民权益被个别害群之马破坏。" 庭审现场有位母亲询问"女儿只做客服是否判刑",这暴露出诈骗产业链的残酷分层——头目隐匿幕后,马仔承担风险。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往往被"高薪客服"招聘诱至海外,扣留护照后被迫参与诈骗。他们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最终成为跨国犯罪链条中最易被牺牲的环节。 此案恰如一面镜子,照见跨国治理的复杂性:既要严厉打击犯罪,也需关注底层参与者的困境。正如中方始终强调的,唯有加强国际司法协作、堵截资金通道、提升民众防骗意识,才能让"天下无诈"从不切实际的理想变为可能实现的目标。 你支持对他们重判吗?

0 阅读:5

猜你喜欢

竹篱茅舍逸韵浓

竹篱茅舍逸韵浓

关注我,娱乐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