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真有一天开打,别以为手里握着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说,如果美国在日本部署导弹,俄罗斯和中国会不只政治回应,她强调中俄伙伴不针对别人,但面临侵略,能结合力量,这话从俄罗斯经验来,意思是光有装备不行,得有实际反制。 美国计划在 9 月的美日联合演习期间,把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部署到日本岩国基地。这个基地可不一般,它位于日本岩国市的沿海地区,拥有 2440 米长的跑道,不仅能起降战机,还有港湾功能,在日本国内是独一份的综合军事基地。 近年来,美军不断增强在该基地的部署,目前已有 FA-18 战斗攻击机、KC-130 空中加油机等 60 至 70 架飞机,加上即将转移过来的 60 架航母舰载机。 届时隶属该基地的飞机将达到 120 至 130 架,超过了东亚最大美空军基地冲绳嘉手纳基地的约 100 架。现在再加上 “堤丰” 系统,岩国基地的军事威慑力更是如虎添翼。 可这事儿在日本国内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反对增强基地的市议员等批评称 “这是获得当地同意前就先行转移”。 日本政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要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一边又得面对国内民众的不满。这种盟友义务和民众安全之间的矛盾,让日本陷入了尴尬境地。 “堤丰” 系统之所以让美国如此看重,关键在于它能发射射程超 2000 公里的 “战斧” 巡航导弹。一旦部署完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都将处于其威胁之下。 不过,这套系统也并非无懈可击。它采用固定部署方式,这就给了对手可乘之机。只要被锁定位置,在战时很容易成为被打击的目标。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就灵活多了。这款导弹射程超过 2000 公里,最大速度约为 10 马赫,可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能够实现机动变轨,射击精度小于 10 米。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由米格 - 31 系列战斗机搭载,机动性极强,很难被发现和拦截。在俄乌冲突中,“匕首” 导弹已经多次投入实战,甚至有摧毁美国 “爱国者” 防空系统的记录。这种实战经验可不是纸上谈兵能比的。 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这为应对美国的导弹部署提供了坚实基础。今年 6 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主持会议并发言。 会议强调要继续拓展深化防务领域合作,通过 “和平使命” 系列联演等活动,不断提升成员国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这种制度化的军事合作,为中俄联合反制美国的军事挑衅提供了机制保障。 从技术层面来看,中俄两国的导弹力量形成了很好的互补。俄罗斯的 “匕首” 导弹擅长高超音速突防,而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在精准打击和反舰能力上独树一帜。 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张覆盖范围广、突防能力强的火力网。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包括部署 “堤丰” 系统的岩国基地,都在这张火力网的覆盖之下。 扎哈罗娃曾明确表示,如果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中短程导弹,俄罗斯将做出反应,并采取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她强调,这种部署 “将会产生极其不稳定的影响,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这番话可不是说说而已,俄罗斯在应对北约东扩和美国反导系统部署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深知,面对军事威胁,光靠政治抗议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军事技术反制手段。 中国在应对外部军事威胁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当年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时,中国就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加强军事部署和开展针对性演练等。如今面对 “堤丰” 系统的威胁,中国肯定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更重要的是,中俄两国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武器装备的简单叠加,而是形成了一种深度融合的作战体系。通过情报共享、联合巡逻和协同演练等方式,两国军队能够在战时快速形成合力,对任何来犯之敌实施有效的打击。这种体系化的作战能力,远比单一的武器装备更具威慑力。 美国在日本部署 “堤丰” 系统,看似是增强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实则可能适得其反。这种举动不仅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还可能促使中俄进一步加强军事合作。一旦形成这种局面,美国所谓的军事优势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说到底,美国在亚太地区不断加强军事部署,试图通过先进武器来维持其霸权地位,这种做法本身就充满了风险。中俄两国的反制措施也绝不会停留在口头上。正如扎哈罗娃所说,光有装备不行,还得有实际反制能力。 在这方面,中俄两国都有着足够的底气和实力。美国要是真以为靠部署几套导弹系统就能高枕无忧,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毕竟,在如今的国际格局下,和平与合作才是大势所趋,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施压的做法,最终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媒:九三阅兵装备太多,我们的情报系统快奔溃了!于是美国发表了一个怪论,中国武器
【11评论】【24点赞】
拉丁
灭日本才是王道,日本残忍杀害了多少世界人民,看看亚洲那个国家没有受到伤害,连澳大利亚都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