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动用了否决权! 9月1日,印度媒体称,印度否决阿塞拜疆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这是阿塞拜疆的巨大挫折!! 阿塞拜疆有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的巨大野心,但它在辛多尔行动期间公开支持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现在,印度已经阻止阿塞拜疆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阿塞拜疆这几年对上合组织可谓“铆足了劲儿”,作为里海沿岸的石油大国,它一直想抱上中俄的大腿,拓展经济和安全合作。 2025年天津峰会,阿利耶夫亲自到场,又是握手又是表态,就差举着横幅喊“我要入群”了。 然而,印度却并不领情。个中缘由并不复杂:今年“辛多尔行动”中,阿塞拜疆公然力挺巴基斯坦与土耳其。前者是印度的“宿敌”,后者则为印度的“新对手”。 印度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要是让阿塞拜疆进来,以后上合组织开会,这仨国家凑一块儿,还不得把我当空气?更别提阿塞拜疆和土耳其是“铁杆兄弟”,土耳其又在纳卡冲突中给阿塞拜疆递过刀子。 而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关系更铁,埃尔多安动不动就称巴基斯坦为“重要的兄弟”,印度一看这三角关系,直接急了眼:这哪是“入群”,分明是“组团来怼我”! 印度在上合组织里一直是个“刺儿头”,自打2017年加入后,就没少给组织添堵:2023年新德里峰会办成线上会议,让普京想面对面聊军事合作的计划泡汤。 2024年阿斯塔纳峰会,莫迪干脆不去,还提议把英语列为官方语言,摆明了要和中俄“掰手腕”。 更绝的是,印度一边享受着上合组织的经济红利,一边在军事和安全议题上拖后腿,拒绝签署涉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声明,反对中俄主导的军事演习。 这次否决阿塞拜疆,不过是延续了“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一贯作风,印度媒体甚至提前放风,要求中国别邀请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参会,虽然没成功,但也算提前给阿塞拜疆打了预防针。 更讽刺的是,阿塞拜疆对印度的出口额一年还不到200万美元,这点经济损失和政治利益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就像你和朋友闹翻了,就算他欠你一顿饭钱,你也不会为了这顿饭就和他和好。 印度这次的否决权操作,本质上是在维护自己在上合组织里的“话事人”地位,上合组织虽然号称“平等互利”,但新成员加入必须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这就给了大国“一票否决”的特权。 阿塞拜疆可能到现在都没明白:在国际政治的牌桌上,光会出牌还不够,还得看看坐在你对面的是谁。 这事儿也给所有想加入上合组织的国家提了个醒:想进这个群,先看看自己和群主的“仇人”有没有合影。 阿塞拜疆支持巴基斯坦和土耳其,从它自身来看可能完全合理,但却不小心得罪了印度。 国际政治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大国可以凭实力说话,小国却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小国在国际舞台上,最好别非此即彼地选边站,而是要争取和各方都保持良好的关系。 当然,印度这次的否决权操作,也暴露了上合组织的一个“软肋”:虽然号称“平等互利”,但大国的影响力还是更大,这可能是没办法完全避免的,但至少应该给小国足够表达的机会。 毕竟国际组织是大家商量事的地方,如果谁都只考虑自己,动不动就否决,最后可能什么事都办不成。 最后想说的是,阿塞拜疆这次被拒,未必是坏事,它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策略,多交朋友,少树敌,毕竟在国际政治的牌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印度代表眼中真实的中国!印度代表来到天津开会,刚踏入会议场所便被一个场景给惊到了
【10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