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家来不来,参加中国的阅兵,无所谓,但是有一个国家,可必须得来,那就是法国的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9-02 11:34:07

其他国家来不来,参加中国的阅兵,无所谓,但是有一个国家,可必须得来,那就是法国的法新社! 要知道,法新社可不是普通的媒体,它是跟路透社、美联社齐名的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论资历还是这几家里面最老的。 法新社从1835年就开始干这行,到现在在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设了110个办事处,2000多个雇员里一大半都在国外跑新闻,能用六种语言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往全世界发消息。 这意味着它发的每一条报道,都会被成千上万的媒体转载,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怎么看中国的阅兵。 而且中法媒体的交情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1957年,法新社就跟新华社签了第一份新闻交换协议,算是最早跟中国主流媒体合作的西方通讯社。 就在2024年,两家还刚签了新的谅解备忘录,要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时候加强合作,连主题图片展都安排上了。这种几十年的合作关系,让法新社对中国的报道既有延续性,又能接触到最核心的信息,它不来谁来? 你看看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就知道了,当时法新社的记者可是从头拍到尾。他们不光写了1.5万名军人、几百台装备从天安门前过的盛况,还专门提了首次亮相的东风-41导弹。 这种报道角度,正是中国需要让世界看到的。毕竟阅兵不只是展示武器,更是展示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法新社的镜头能把这些都传递出去。 可能有人会说,西方媒体不都爱带着偏见报道中国吗?这话不假,法新社以前也发过些让人不舒服的报道,比如用奇怪的色调拍解放军,想营造所谓的“压迫感”。 但恰恰因为这样,才更需要它来现场。你想啊,要是它不在场,别的媒体转述的二手信息只会更离谱。 让它自己带着镜头来,亲眼看看整齐的方队、欢呼的群众、先进的装备,写出的报道就算带点小情绪,基本事实总是跑不了的。70周年那次,它不就老老实实写了“大阅兵点燃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吗? 再说了,现在中法关系这么热络,马克龙总统访华一趟又一趟,媒体之间的合作更是重头戏。法新社作为法国的“新闻名片”,报道好中国的阅兵,本身就是两国友好的体现。 它的报道能让法语区国家、让欧洲乃至全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国防理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守护和平。这种通过权威通讯社传递出去的声音,可比咱们自己说十句都管用。 所以说,其他国家的记者们来不来,咱们真不用太在意。 但法新社必须来,它带着相机在场,就意味着中国的阅兵盛况能通过最主流的国际渠道传遍世界,意味着那些关于中国的真实故事能越过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更多人看明白。这可比多几个国家代表团来观礼,实在多了。

0 阅读:0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