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男子在网上花了2000元买下1块“袁大头”银币,想收藏,收到后发现不对劲,朋友说像不锈钢、一眼假,男子拿银元去鉴定,结果是现代工艺品,男子赶紧找卖家,不料,卖家把他骂了一顿后消失了,男子很苦恼,将此事投诉到平台,要求假1赔3,可一个月了还没解决,男子崩溃:我就像一个冤大头!
8月26日,游先生跟记者诉苦,花2000块买了一个银元,收到是假的,一个月了还在为这事折腾,他说感觉自己像一个“冤大头”!
原来,40多岁的游先生有一个爱好,平时喜欢收藏年代久远的银元,这东西不仅有升值空间,还能愉悦心情。
7月27号,游先生在网上看到一个人出售家里老人留下的一块“袁大头”银元,说这块银元包真、包老、包入盒。并且还介绍,特殊商品,售出不退不换。
游先生联系了卖家,对方给他发了银元的照片,他看着照片中的银元,觉得品相不错。
卖家跟他说,这个银元是原汁原味的,品相完好,适合收藏,这个要在市场上得卖三千多呢,我卖给你就收2000块钱。
游先生看着银元心动不已,她既然这么说了,说明真想出手,而且,价格也在预期内,他便买了。
过了几天,游先生收到了银元,他满怀期待打开快递,为了留下证据还录了开箱视频,然而,当他把银元拿到手里后,就感觉不对劲。
游先生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他有些拿不准,便让朋友帮忙看一眼,朋友一句话让他心凉半截。
朋友说,银元看着像不锈钢一样,边齿也不对,各方面都不对,一眼假。
游先生又将自己之前买的真银元拿出来对比,发现新买来的银元放在手里掂,虽然有些重量的,但是,银元颜色太亮了,确实像不锈钢的感觉。
为此,游先生把银元发到鉴定公司,就想看看是真是假,鉴定结果一出来,他傻了。
银元鉴定结果为:银元不符合年代与工艺特征,是假币。也就是说这个银元是一个现代工艺品。
游先生脑瓜子嗡嗡的,合着2000块买的银元,彻底不值钱了!
游先生确定银元是假的后,去找卖家,不料,卖家指责他:“你不懂还买个*,你是不是犯jiàn?”
当看到卖家这态度,游先生被气得浑身发抖,他对卖家说,你这卖假币还如此嚣张,你还骂人。
结果,卖家骂完了他,就直接消失了。
游先生每天想起这个事都很苦恼,这2000块钱算是打了水漂了,他投诉到平台,可将近一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有解决。
游先生找了记者帮忙,说他就想要求平台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假一赔三,并赔偿自己鉴定的相关费用。
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平台是个人对个人的交易平台,卖家大多数都是不需要交纳保证金的,所以,平台也无法要求卖家做一个假一赔三的赔偿。
游先生表示,那平台不是不是应该允许销售假货啊?
工作人员表示,是不允许出售假货的话,所以处理结果就是指导游先生退货退款。
如果该卖家再上架商品的话,游先生可以选择举报她。
另外,卖家真的存在售卖假货,平台会对她的账号进行管控处理。
游先生表示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意,接下来会再次申诉。
有人说,这类物品最好当面交易,网上的也敢买?卖假货的基本上都会标注特殊物品,售出不退不换。
玩收藏是日积月累,多看真品,别听信包真、包老、包入盒,要信自己眼力。
想捡漏,没捡到,古玩行业规矩就是买定离手,不懂不要买。
2000元卖个教训吧!你都知道真的能值多少钱,他比你更知道啊。
1、卖家表明售出不退不换,可银元是假的,游先生可以要求退货退款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时,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更换或修理。
卖家和游先生承诺“包真、包老、包入盒”,但实际上,游先生收到的的是现代工艺品,卖家属于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构成欺诈。
双方形成买卖合同关系,卖家未按约定交付真银元,违反合同义务,游先生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货退款。
另外,卖家在游先生反映银元为假币时,辱骂她并消失,进一步证明其主观恶意,符合欺诈的构成要件。
2、游先生要求卖家退一赔三,合理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游先生在收到银元后,发现不对劲,并让朋友帮忙查看,随后将银元发到鉴定公司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假币。
游先生已履行了举证责任,证明了卖家存在欺诈行为。
因此,游先生有权要求卖家退一赔三,并赔偿鉴定费用。
如果,游先生与卖家协商无果,游先生要求平台协助处理,虽然平台表示无法要求卖家进行假一赔三的赔偿,但平台有义务对卖家的违规行为进行管控处理,并指导游先生进行退货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