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对印度抱有同情,也不要试图拉印度来对抗美国,和美欧一起做掉印度是上策。印度大概率已经被美欧遗弃了,估计很快会成为国际上的弃子,印度对中国的诚意也不足,想求中国帮忙,还总搞各种小动作。 美欧之前跟它套近乎,说白了就是盯上了它的大市场和便宜劳动力。可印度这政策三天两头变,做事还没个准谱,美欧企业在那儿折腾半天,钱没赚到多少,耐心早被磨没了。现在美欧对印度的态度横竖看不顺眼。 特朗普政府以印度买俄罗斯石油为由,直接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加上之前的25%,总税率直接飙到50%,这在全球都是最高的。印度外交部气得跳脚,说美国这做法“不公平不合理”,可有用吗?美国根本不吃这一套。以前美国还把印度当制衡中国的筹码,现在看来,这筹码不仅没起到作用,反而成了烫手山芋。 印度自己也不争气,政策变来变去,让外资企业苦不堪言。德国大众汽车在印度就栽了大跟头,印度税务部门指控它通过“零部件分批进口”规避关税,开出了14亿美元的天价税单。大众委屈啊,这模式早在2011年就得到印度政府许可,现在突然不认账,这不是坑人吗?韩国起亚汽车也没能幸免,收到近1.7亿美元的税单。这些案例一曝光,国际投资者对印度的营商环境彻底失去信心,纷纷撤资。 印度的人才流失问题也很严重,每年培养那么多工科毕业生,大部分都跑去欧美找工作了。据统计,2023 - 2024学年,在美印度学生人数达到33万,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这些人才一旦出去,基本就不回来了,印度成了“人才培养基地”,自己却留不住人。莫迪政府虽然推出了一些政策想吸引人才回流,但效果微乎其微。 更要命的是印度在国际上还喜欢玩“骑墙”,莫迪一会儿访问俄罗斯,和普京称兄道弟;一会儿又跑去乌克兰,和泽连斯基拥抱示好。他以为这样能左右逢源,结果两边都不讨好。美国对印度和俄罗斯的合作很不满,警告印度别把印美友谊当儿戏;乌克兰也对印度的做法颇有微词,觉得印度在“和稀泥”。印度在大国之间摇摆不定,最后把自己弄得里外不是人。 印度对中国也没安什么好心,在边境搞事不说,还限制中国企业发展。之前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结果被印度以各种理由打压,要么罚款,要么禁止运营。印度想让中国帮忙,却又不拿出诚意,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谁会真心帮它? 现在的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疲软,外资撤离,人才流失,国际上还孤立无援。美欧对它的耐心已经耗尽,估计很快就会把它当成弃子。印度现在这副模样,完全是自己作的,怨不得别人。
不要对印度抱有同情,也不要试图拉印度来对抗美国,和美欧一起做掉印度是上策。印度大
古堡幽灵
2025-08-31 14:04: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