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散狂赚50亿的背后,普通人能学到什么?
牛散章建平在寒武纪上“押中宝”——4个月浮盈超50亿,单日最高赚13亿,这样的数字让普通散户难以企及,却也刺激了大量散户想通过股市实现财富梦想。其实,这并非单纯靠运气,更是一场对认知、耐力与人性的考验。
1. 逆势布局:敢于在“废墟”中淘金
寒武纪曾被贴上“烧钱”“持续亏损”的标签。2024年四季度章建平入场时,其股价约为658元,这样的高价股本就超出普通散户的参与资本,再加上连续多年亏损,足以让散户望而却步。但章建平却敢重仓押注,原因或许在于他早已洞察到市场忽略的转变: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净利润突破10亿,毛利率高达55.9%,ROE(净资产收益率)升至17.3%,这意味着公司已从“烧钱换技术”转向真正的盈利模式。而这种业绩反转,正是机构资金疯狂涌入的核心逻辑。
2. 长期思维:用时间换取空间
普通散户容易陷入“涨了就追、跌了就跑”的困境,章建平的操作却截然不同。一季度寒武纪股价下跌5%时,他反而逆势加仓。这背后可能是对行业趋势的笃定:国产算力芯片替代进程加速,寒武纪作为头部企业,已凭借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形成护城河。短期波动并不影响长期价值,而这种定力恰恰是普通投资者最缺乏的。
3. 信息差背后的深层逻辑
章建平赚到的不仅是股价差价,更是“认知差”。寒武纪的估值一度高达6000多亿,远超传统硬件企业,这背后是市场对AI算力未来的想象。普通散户看到的是其亏损历史,而牛散经过调研后,可能看到的是技术储备、订单潜能以及国产替代的政策红利。
4. 给普通人的启示:不做“简单题”
章建平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有三点值得借鉴:
• 深度研究优于盲目跟风:机构追捧的标的往往有扎实逻辑,散户需要看懂财报中毛利率、现金流(如寒武纪经营现金流净额9.1亿)等关键指标。
• 逻辑比价格更重要:股价高低并不等同于贵贱,需结合行业前景和业绩拐点来判断。
• 具备风险匹配能力:寒武纪单日市值能蒸发400亿,波动性极大,普通人需考虑自己是否能承受这样的回撤。
5. 警惕幸存者偏差
章建平的成功案例属于“少数派胜利”,而更多散户可能因重仓高波动股票而血本无归。投资需要清醒认知:没有人能靠“赌一只票”持续盈利,分散配置、敬畏市场才是长期投资的关键。
寒武纪的故事提醒我们:资本市场永远会奖励“先看见未来的人”,但这需要超越常人的研究能力、耐心和风险承受力。普通人与其羡慕牛散的暴利,不如先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毕竟,投资本质上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用户10xxx28
大股东(私募)和公募基金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