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吴成德,回国后被开除党籍军籍,生活艰苦。1996年,吴成德将军在84岁高龄时与世长辞。他的一生可谓传奇而坎坷,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吴成德是志愿军60军180师的代政委和政治部主任,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被俘的最高级别将领。1951年5月,在第五次战役中,180师陷入美军的重围。 当时部队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紧密包围,师部决定分散突围。然而,于突围之际,吴成德蓦然发觉三百余名伤员,他们皆行动维艰,困于当下之境,亟待援助。 他本可以随先锋部队成功突围,却最终选择留下来与伤员共存亡。他神色决绝,竟亲手扣动扳机,将陪伴自己多年的战马击毙。他以此壮烈之举,彰显与伤员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的坚定决心,令人动容。这一选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于敌人严密的包围圈中,吴成德身先士卒,率领伤员屡次尝试突出重围。然而,命运弄人,一次次的突围皆铩羽而归,未能达成所愿。最终,他带着剩余人员转入山区打游击,坚持了14个月之久。 1952年秋天,吴成德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美军俘虏。被俘后,美军识破了他的身份,对他进行威逼利诱和酷刑折磨,试图获取情报或劝其叛变。 但吴成德始终坚贞不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甚至当敌人以送他去台湾为条件试图收买时,他坚决表示只回大陆。 1953年,战争结束后,吴成德作为最后一批战俘被遣返回国。他原本期待祖国的温暖迎接,但现实却截然相反。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人们对战俘的普遍偏见,吴成德和其他被俘人员受到了严格审查。 他被开除党籍和军籍,并被安置到辽宁盘锦的大洼农场进行劳动改造。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生活十分艰苦。 但吴成德从未放弃申诉和争取清白的努力。他不断写信给上级部门,说明自己的情况。直到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志愿军被俘人员复查处理意见》,吴成德的案件才得到重新审查。 1982年,历经波折后,他终得恢复党籍与军籍。此后,依据相关政策,他以副师级待遇光荣离休,自此开启别样的人生篇章。至此,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才得以回归山西运城老家安度晚年。 晚年的吴成德过着低调而充实的生活。他常常向年轻人讲述战争经历,缅怀牺牲的战友。更令人感动的是,尽管他本人生活并不富裕,却长期默默捐款支持希望工程和灾区人民。 1996年3月,吴成德去世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超过4万元的捐款证明,这一隐藏多年的善举才为人所知。 吴成德的一生体现了忠诚、坚韧和奉献的精神。他在战场上选择与伤员共存亡,在战俘营中坚守气节,在回国后面对不公仍保持信念,晚年则默默回馈社会。 他的经历也反映了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人们对战争与战俘问题的复杂认知。如今,我们回顾吴成德的故事,不仅是对一位老军人的缅怀,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思考与致敬。 素材来源:他是志愿军中军衔最高的被俘者,他亲自枪杀坐骑选择与伤员在一起 他身后留下了什么秘密? 2020-02-16 15:46·文汇
1937年,吕正操麾下一个营被日军包围,他正要率部营救,谁知军长却发来电报:“这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