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火到央视了!”四川成都,行动不便的乘客准备起身下车,司机迅速来到老人身边,我还以为是帮助老人拿行李的,司机竟然直接弯腰下蹲将老人稳稳背起来,然后安全护送下车,老人的老伴激动的一个劲的握手感谢司机,司机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网友:“小举动大温暖”。 这件事已经过去整整半个月了,但是这位司机师傅的善举仍然在感动着网友,甚至近日央视新闻还进行了专门报道,对这位司机师傅进行了赞扬。 没人规定公交司机必须背乘客下车,方向盘后的职责里,本就没有“额外搀扶”这一条。可这位师傅没多想,看到老人颤巍巍起身,本能地就弯了腰——这份不假思索的善意,比任何口号都动人。 网友常说“现在冷漠的人多了”,可每次这类小事曝光,评论区总能挤满“看哭了”“太暖了”的留言。不是大家麻木,是这份接地气的温暖太稀缺,稀缺到一个弯腰的动作,就能戳中无数人心里最软的地方。 有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公交行业收到的表扬中,近六成是司机主动帮老人、残疾人的小事。这些事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却实实在在让出行的人觉得踏实。就像成都这位师傅,背的是老人,暖的是一整车人的心里。 也有人说“这不是应该的吗”,可“应该”和“做到”之间,差着无数个选择。有的司机可能会喊一句“慢点啊”,有的会等一等,而这位师傅直接弯了腰。就是这多走的一步,把“分内事”做成了“暖心活”。 央视专门报道这件事,不是小题大做。现在太多人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连陌生人之间的微笑都变得难得。而这位司机的举动,就像一束光,提醒大家:善意不用轰轰烈烈,一个弯腰、一次伸手,就足够点亮别人的一天。 想想看,老人被背下车时,老伴攥着司机的手不停感谢,那不是客套,是真真切切的感动。或许对司机来说只是顺手一帮,可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这一下,就免去了摔倒的风险,少了份下车的窘迫。 这种小事之所以能火半个月,就是因为它没掺任何水分。没有刻意摆拍,没有宣传炒作,就是一个普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做了一点点。可恰恰是这“一点点”,最能打动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活不起了!”8月26日,四川成都,一男子开车准备上高速,右侧一辆汽车瞅准时机,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