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网报道:“在中国即将举行二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日本政府要求中国

漫聊小知识 2025-08-29 15:05:55

BBC中文网报道:“在中国即将举行二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日本政府要求中国对‘侮辱昭和天皇’的影片采取措施。 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那时候,昭和天皇可是日本的决策核心,好多针对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战争计划都是他批准的。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还有南京大屠杀这些事,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可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候,因为当时国际政治格局的原因,他的战争责任没被追究,这就成了战后日本历史认知里一个绕不开的坎儿。 看看日本政府的态度,他们一边对中国网民的短视频喊着“要删除”,一边自己在历史问题上频频“动手脚”。比如说修改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罪行”这些历史事件,要么减少细节,要么改变定性。 还有不少政客去靖国神社参拜,要知道那里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甲级战犯,这些行为和国际社会期待日本正视侵略历史的诉求完全相反,双重标准特别明显。 这次日本政府抗议的是中国网民制作的AI短视频,视频里用技术模拟了昭和天皇“狗爬学狗叫”的场景,还特意标注了“麦克阿瑟训狗影像”,这个标注可不是随便加的,背后藏着二战后的历史背景。 当年麦克阿瑟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负责对日本实施占领统治,这段历史在日本国内本来就有复杂的讨论,把两者结合起来,自然就引发争议了。 不过这些内容传播范围其实很有限,大多只在小型社交群组或个人账号里出现,没进入主流渠道。 而且各大平台都启动了史实审核机制,从关键词筛查到历史事件真实性核查,再到人物身份定位确认,一套流程下来,不符合事实或容易引发争议的内容,要么被限流,要么直接下架,避免了大规模扩散。 日本政府这么做,本质上是想干预民间的历史情感表达,核心是想回避日本在侵略战争中该承担的罪责,他们通过删视频的方式,减少对自身历史责任的讨论。 可网民制作这类视频,并不是无中生有,根源在于对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的记忆。那些战争中中国民众遭受的苦难,不是一句“过去”就能抹去的,视频只是部分人表达历史情感的一种方式,反映的是民间对侵略历史的态度。 从法律层面来说,中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规定,电影不得含有歪曲民族历史或者民族历史人物、伤害民族感情的内容。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会确保影片符合历史事实,尤其是涉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 像《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当年在日本上映的时候就遭到右翼分子的强烈抨击,被称为“最恶劣反日电影”,还引发了不少风波,这说明日本政府对涉及历史事件的影片一贯采取敏感态度,他们的要求其实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国际上,中国在纪念二战胜利的时候,邀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等 26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活动,这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立场的支持。 而日本政府的要求不仅没有得到广泛支持,反而被批评为干涉中国内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就是对历史事实的认可,日本政府对此表示不满,甚至威胁拒缴会费,这只能让他们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孤立。 日本国内的情况也值得关注。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扩张,极右翼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崛起,要求推行“自尊史观教育”,日本政府为了迎合这些势力,在历史问题上越来越倒退,他们花费大量资金进行“海外战略信息传播”,试图影响国际舆论,淡化侵略历史。 比如从2015年至今,日本外务省用于“海外战略信息传播”的预算已经超过了560亿日元,2026年度的预算中还有441亿日元专门用于应对“情报战”。 其实,日本政府的这种做法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们越是试图掩盖历史,就越会引起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高度警惕和严厉谴责。 正视历史、尊重历史,才是日本政府应该采取的态度,而不是通过外交抗议、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手段来逃避责任。只有这样,日本才能真正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避免重走军国主义的老路。

0 阅读:0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