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贵族伯特兰·罗素语出惊人,振聋发聩!他说:“我不愿揭中国人的短,但他们有三个最大的缺点!如果中国想要摆脱困境,实现真正的富强,就必须克服这些弱点,尤其是第三点!”真是字字扎心,值得每个国人警醒! 其实罗素1920年代来中国,看到的是旧中国物质匮乏、社会动荡,才提到过冷漠、贪婪、胆怯,可他同时还盛赞中国人心气平和、以理服人,甚至预言中国能创造更灿烂的文明。 1920年代的中国有多难?人均GDP连英国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饥荒年份里死亡率能超过三成,老百姓连活下去都是难题,哪还有力气去关心别人? 那时候封建残余没清干净,还有外国列强的殖民压迫,普通人想自保只能明哲保身,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冷漠、贪婪、胆怯,根本不是中国人的本性,是环境逼出来的。 再看同期的欧洲,刚打完一战经济彻底崩了,黑市到处都是,社会上也满是冷漠,这说明不管哪个民族,在穷到活不下去的时候,都容易出现这些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 现在情况早不一样了,2020年中国就消除了绝对贫困,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物质条件好了,大家的选择也跟着变了。 汶川地震、河南洪灾的时候,全国的人都伸手帮忙,医生护士往灾区跑,普通人捐钱捐物,以前说的冷漠早就没影了。 中国派维和部队去海外,在亚丁湾护航,帮别的国家维护安全,以前说的胆怯变成了敢担当。 “一带一路”搞到现在,累计投资超1万亿美元,帮很多国家建公路、修铁路,以前说的贪婪变成了愿意分享。 罗素当年还说过,只要中国有稳定的政府,三十年里科学成就会很显眼,现在看这话真没说错,中国这些年在航天、高铁、5G上的发展,全世界都看得见。 那些总拿罗素、爱因斯坦这些外国学者的话评价中国人的理中客,犯的错特别明显。 他们只盯着旧中国的情况,故意忽略现在的变化,还专挑学者话里不好听的部分说,比如罗素明明夸了中国人坚韧不拔、有民族凝聚力,他们偏偏不提,就揪着那三个缺点不放,好像中国人天生就这样。 其实评价一个民族不能用老眼光,得看它富起来之后做了啥,能不能给世界带来好处。 中国现在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想和其他国家一起发展,一起变好,这就是富足之后该有的样子,也是真正能体现民族特性的地方。 这说明民族特性是能变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咱们不用因为百年前的几句话就焦虑,也不用被那些断章取义的文案忽悠,得看到自己国家的进步,还有现在给世界带来的价值。 一个民族的底色从不是过去的标签,而是富足后仍愿伸出的手、敢担起的责、能分享的暖,这才是中国给世界的新答案。 你觉得现在中国最能体现民族特性的事是什么?如果再有人拿旧评价说现在的中国,你会怎么回应?
解放后,东方大国不承认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但对割让领土的条约没有废除
【223评论】【157点赞】
嘶风踏云
接受意见,不容诋毁。顺便带一句,你的后代会解答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