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启用“自造机器狗”巡查街头,岛民欢呼“我们最棒”,转天就遭喊停:使用大陆产品

天天纪闻 2025-08-28 17:23:35

台北启用“自造机器狗”巡查街头,岛民欢呼“我们最棒”,转天就遭喊停:使用大陆产品 当地时间26日,台湾省台北市宣布,引入机器狗协助巡查人行道路,以后室内的狭窄道路将不再需要人工进行巡查。台媒还特意强调,这台机器狗是由岛内企业进行了软件开发与整合,导入了加拿大的高解析工业相机和岛内研发的环境建模系统,话里话外都暗示,这台机器狗是台湾人自己造的。   可谁也没想到,这股高兴劲儿还没持续到第二天,就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27日一早,就有细心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质疑这台所谓的“自造机器狗”恐怕没那么“纯”。   有从事电子产业的网友发帖说,从台北市公布的机器狗外观图片和技术参数来看,其核心的动力模组和传感器很可能来自大陆。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开始追问台北市相关部门,要求给出明确说法。   台北市一开始还嘴硬,说网友是“捕风捉影”“不懂技术”,坚称机器狗的核心技术都是台湾自主研发的。   但很快,更实的证据就来了。有媒体联系到岛内一家机器人研发企业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全球机器人产业链高度依赖大陆,尤其是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想要完全避开大陆产品几乎不可能。   他还透露,台北市引入的这款机器狗,其使用的橡胶类核心零部件,包括耐损、抗冲击的关节组件,很可能来自大陆的中鼎股份,这家公司一直是机器人领域核心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为不少机器狗产品量身打造过关键组件。   更有人扒出,机器狗的电池方案大概率来自大陆的豪鹏科技,这家企业早就进入了多家四足机器狗客户的供应链,在电池模组方面技术成熟,成本也有优势。   这下台北市再也瞒不住了,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承认这台机器狗确实使用了部分大陆产的零部件,虽然他们还在强调“主要软件开发和系统整合是在台湾完成的”,但“自造”的光环已经碎了一地。   没办法,只能紧急宣布暂停机器狗的巡查计划,说要“重新评估零部件供应情况”。这个反转让前一天还欢呼“我们最棒”的岛民们傻了眼,不少人感觉被“忽悠”了,纷纷在网上吐槽“这就尴尬了”“说好的自造呢”。   其实熟悉台湾科技产业的人都知道,这种“宣传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的情况早就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台湾大力推动所谓“防务安全”的无人机计划,台防务部门还说要花大价钱采购几千架无人机,结果发现市面上绝大多数小型平价无人机都是大陆制造,就连台湾自己的无人机厂商也直言,想要绕开大陆产业链根本做不到。   台湾无人机大厂雷虎科技的董事长就曾坦言,无人机的关键部件云台系统,虽然台湾能生产不少组件,但因为成本问题,大多数都得送到大陆组装,要是在其他地方制造,价格至少得翻两倍。   另一家厂商尝试用澳大利亚的替代品取代大陆制引擎,结果成本高出20倍,根本没办法批量生产。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大陆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机器人、电子等产业领域,有着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   就拿机器人产业来说,大陆不仅能生产核心零部件,还在软件开发、系统整合、批量生产等各个环节都有优势。像迈致科技这样的大陆企业,已经和全球多家头部机器人公司在工业化设计、批量生产等领域有密切合作,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而且大陆的供应链不仅完整,还很灵活,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成本控制也做得好,这是其他地方很难替代的。难怪有外媒感慨,中国最具“链”接世界的实力,在清洁能源、智能汽车、数字科技等领域,中国都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参与者。   台湾科技企业对大陆供应链的依赖其实早就不是秘密。之前在深圳举办的电子信息博览会上,台湾科技馆的13家企业带来的新产品,不少都融合了两岸的高新技术。   台湾企业自己也承认,选择在深圳落地发展,就是因为这里产业链丰富,容易获取资源,还有政策扶持。就连台湾的欧姆佳科技,也把深圳作为重要的发展基地,希望借助大陆的资源推动产品落地。   可台湾当局却一直抱着“去大陆化”的执念,搞所谓的“资讯安全”审查,要求公务机关使用的产品不能有大陆元素,结果常常是自找麻烦。   就像这次台北机器狗事件,为了标榜“自造”,刻意强调加拿大的相机和本土的建模系统,却对关键的大陆零部件避而不谈,最后闹了个笑话。这种做法不仅让民众失望,也给企业添了不少麻烦。   企业明明可以用性价比更高的大陆零部件,却因为不合理的限制,要么偷偷使用被曝光,要么就得花高价找替代品,最后成本还得转嫁到民众身上。这次机器狗事件虽然只是个小插曲,却把台湾在技术方面的不足暴露了出来。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