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2岁的段桂秀嫁给了21岁的王金长,新婚第3天,王金长去参军,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段桂秀拒绝改嫁。87年后,段桂秀在王金长的墓碑前大哭:“金长哥,我等了你整整87年呀……” 1932年冬天,十二岁的段桂秀嫁给了同乡的青年王金长。 那会儿王家条件不好,只有一间旧土房。 两个人婚事办得简单,段桂秀穿着粗布衣服就过了门。 成亲刚三天,王金长就报名参了军。 临走前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段桂秀,还摸着她的头说,用不了几年就回来。 可这一走,他就再也没能回家。 段桂秀一开始天天去村口等。 后来听说红军在福建一带打仗,又听同乡说王金长可能已经牺牲了。 但她不肯信,仍然日复一日地守着这个家。 村里不少人劝她改嫁,说你还年轻,别苦了自己。 她只是摇头,照样下地干活,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1953年,村干部送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 她两手发抖地接过那张纸,却还是不肯放下心。 她说没见到人就不算数,金长答应过会回来。 十二年之后,她过继了丈夫弟弟的儿子,取名王地长。 这孩子让她的日子多了点陪伴和盼头。 可很多个晚上,她还是会望着门口发呆,好像还在等那个不会回来的人。 时间一年年过去,段桂秀从黑发等到白头。 老房子拆了又盖,村里老人也越来越少。 只有她还在,一直记着那个承诺。 2019年,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找到她,说可以带她去烈士陵园。 她一路紧紧攥着衣角,紧张得像个孩子。 在陵园里,工作人员指着一个刻着“王金长”的墓碑告诉她,他1934年在福建牺牲。 她愣了很久,然后突然大哭起来,用手不断摸着石碑说,金长哥,我等了你八十七年啊。 当时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难受的。 后来有人问她后悔吗,她说金长哥是为国家死的,等他值得。 2022年,南昌一位画家根据王家亲属提供的照片,为王金长画了一幅瓷板画像。 画像送到后,段桂秀仔细看了很久,最后笑着说,还是当年那个样子。 如今段桂秀已经106岁,晚年儿孙围绕,生活温暖。 可每到傍晚,她还是喜欢坐在藤椅上望着远处出神。 家里人都明白,她又在想那个说会回来的年轻人了。 也许在某个恍惚的瞬间,她真的能看见他穿着军装微笑着来。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段桂秀用一生守候的不仅是一段婚姻,更是一个诺言。 像她这样的等待,在那个年代并不少见。 很多青年一去不返,也有很多女子一生守候。 段桂秀近年仍然居住于江西赣州,由继子王地长一家照料生活。 2023年,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定期上门慰问,并为她提供了更便利的居家养老支持。 2024年春节期间,江西省妇联工作人员前往探望,段桂秀身体仍较硬朗,并向来访者展示了王金长的瓷板画像。 信息来源: 新华社《跨越87年的等待》 央视新闻《段桂秀:一生守候一个承诺》 江西日报《百岁老人段桂秀的守望》
《生万物》宁学祥直到死,才透露了自己最爱的人,不是自己的小老婆银子,也不
【1评论】【1点赞】
用户15xxx60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