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停发美国包裹#【扰乱全球电商物流,增加本土消费成本,“小额豁免”暂停前多

环球网 2025-08-25 07:55:52

#多国停发美国包裹# 【扰乱全球电商物流,增加本土消费成本,“小额豁免”暂停前多国停发美国包裹】在美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暂停前夕,多国暂停向美发送包裹。各国邮政公司纷纷表示,目前美国海关政策不明,给全球物流带来“重大影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取消“小额豁免”的做法“只算小账,不算大账”,短期来看美国消费者将受到冲击,长期来看,加征关税将推高美国通胀,并进一步影响美国经济。

多国暂停向美国发送包裹

8月29日起,美国将暂停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全球多国邮政宣布暂停向美国邮递包裹。美媒称,这不仅给全球物流运输带来混乱,还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无法及时收到包裹,甚至可能需承担80美元或更高的关税。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3日报道,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十多个欧洲国家的邮政运营商已表示,在明确如何应对美国关税政策之前,暂停部分对美包裹邮递业务。据德国《南德意志报》报道,自22日起,德国邮政和DHL将不再接收商业客户寄往美国的包裹,只有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私人礼品包裹才能运往美国。比利时邮政自上周六起暂停向美国邮递包含货物的包裹。法国邮政也在声明中称,25日起将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价值低于100欧元的私人礼品包裹除外。

在亚洲,印度邮政部门决定自25日起,暂停寄往美国的包裹服务(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信件、文件和礼品除外)。韩国邮政表示,停止接收寄往美国的航空包裹并暂停部分特快专递服务,新加坡邮政也将从8月25日开始暂停相关业务。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澳大利亚邮政已暂停部分美国货运服务。

代表53家欧洲邮政机构的欧洲公共邮政运营商协会(PostEurop)表示,距离美国新政策生效仅剩数日,仍有诸多问题悬而未决。在一份声明中,PostEurop称,“一些涉及关税征收、如何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协作的关键问题,仍缺乏明确信息。”

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小额豁免”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微不足道的事物”。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对小额包裹实行关税豁免。1993年美国政府将关税起征点调整为200美元,2016年奥巴马执政期间,又将起征点提升至800美元。美国政府今年5月终止了针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小额豁免”政策,7月又宣布从8月29日起,将这一政策扩展至所有国家,这意味着寄往美国的大多数小额包裹将被征收关税。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小额豁免”在美国运行了近1个世纪,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并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大量生活成本。美国政府取消这项政策,并全面加征关税,归根到底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只算小账、不算大账”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过去10余年,运往美国的“小额豁免”包裹数量和总价值都显著增加。2015年进入美国的“小额豁免”包裹数量约1.39亿件,2024年增加到超13.6亿件。霍建国说,“小额豁免”包裹爆发式增长折射出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大量包裹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邮递给美国消费者,让其享受到全球制造业发展的红利。

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学者发表的论文,美国最贫困地区的跨境直邮消费中有73%属于“小额豁免”,每年帮消费者节省约110亿至130亿美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曾表示,跨境电商具有效率高、到货快、费用低的独特优势,是国际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美国对小额包裹关税政策进行破坏性调整,将严重影响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霍建国告诉记者,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做法“只算小账、不算大账”。他分析说,对小额包裹加征关税短期可能会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债务压力。但是,这种做法不但增加了民众的生活成本、影响消费信心、扰乱全球产供链合作,还将推升通胀,长远来看影响的是美国经济的整体表现。(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0 阅读:6

猜你喜欢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