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不买了,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这一连串的操作下来,怎么给人觉得这事像是在玩一样? 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国际上买武器这事儿,从来都没表面那么简单,里面弯弯绕绕多着呢。 就说埃及吧,去年那会儿,当地媒体天天嚷嚷着要换飞机,说要把手里那些老掉牙的 F-16 换成歼 - 10C,甚至还有人说合同都签了。 结果今年三月,咱们国防部直接说了,没这事儿,纯属瞎传。这前后不一的,其实是埃及夹在大国中间太难了。 它每年能从美国拿 13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可美国人抠门得很,好东西不给就算了,连导弹都卡着,弄得埃及的 F-16 跟没牙的老虎似的。 后来埃及从法国买了 “阵风”,结果法国人也来这套,先进导弹照样不让随便用。这时候瞅着中国的歼 - 10C 动心也正常,可美国那边一施压,埃及又不敢明着来,只能在那儿左右晃悠。 再看印尼,更有意思。2022 年刚跟法国签了 81 亿美元的 “阵风” 合同,今年六月又突然说要琢磨琢磨歼 - 10C。 表面看像是没谱,其实是钱袋子闹的。印尼空军手里的飞机本来就杂,有美国的 F-16,还有俄罗斯的苏 - 27,维护起来就够头疼的了。 要是再把 “阵风” 和歼 - 10C 都弄进来,那光是保养就得花一大笔,还未必能协调好。 再说了,“阵风” 一架快 2 亿美元,歼 - 10C 才 6000 万左右,可印尼的国防预算就那么点儿,先保住 “阵风” 再说,歼 - 10C 只能先放放,看看情况。 这种两边都不得罪的做法,其实也是没办法,谁让它是发展中国家呢,手里的钱得掰成几瓣花。 泰国那边也差不多。它一直用美国的装备,前年还说要看看歼 - 10C,结果最后选了瑞典的 “鹰狮 - E”。这里面既有技术原因,也有地缘上的考虑。 “鹰狮 - E” 的设计比较灵活,能跟泰国现有的美式装备搭起来,用着方便。而且瑞典是中立国,在南海那片没啥利益牵扯,买它的飞机,不容易得罪周边国家。 再说了,泰国对中国装备的维护啥的还不太熟,瑞典那边又愿意转让点技术,这正好合了泰国想自己搞国防工业的心思。 这些看着像 “瞎折腾” 的事儿,其实都是各种利益在较劲。 首先是政治上的压力,美国给埃及钱,就逼着人家买美国货;印尼在南海那片,得跟中美都处好关系,买中国武器怕美国不高兴;泰国在东盟里,也得跟周边国家搞好平衡。 其次是钱的事儿,埃及外汇不多,想让中国多给点优惠或者转让点技术,可两边没谈拢; 印尼买 “阵风” 就花了不少钱,短期内实在没闲钱再买歼 - 10C,更别说保养了;泰国也是货比三家,最后花 35 亿买了 24 架 “鹰狮 - E”,觉得比歼 - 10C 划算。 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国际军贸市场的规矩在那儿摆着。西方国家卖武器,总爱附带点政治条件,美国让受援国必须买它的东西,法国卖 “阵风” 还限制用先进导弹,这些买家心里其实都不痛快。 咱们中国的武器,价格和性能是不错,可售后服务的网络、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还得慢慢积累。 就说歼 - 10C,虽然在印巴冲突里打下过法国的 “阵风”,可不少国家还是有点犯嘀咕,担心实战的时候靠不靠谱。 再说了,军贸合同这东西,复杂得很,不光是买飞机,还得谈技术转让、人员培训、零件供应这些,谈个几年都很正常。 比如埃及,想让中国把歼 - 10C 的生产线和 PL-15 导弹技术给它,可咱们肯定得考虑技术保密,没答应,这谈判就僵住了。 印尼也盘算过,真要买歼 - 10C,还得重新建一套维护的体系,花的钱可能比飞机本身还多。这些里头的门道,外人不知道,就觉得是 “今天说买明天就变卦”。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国家也没把话说死,还是留着合作的可能的。 今年四月,埃及跟咱们搞了 “文明之鹰” 联合军演,咱们派了歼 - 10C、空警 - 500 这些先进装备过去,两边在空战战术、体系配合这些方面聊得挺深入。 印尼的国防部副部长也说了,以后可能会买中国的舰艇和护卫舰,看样子是想长期合作。这种 “边谈边看” 的法子,既是在摸市场的情况,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所以说,买武器这事儿,从来都不只是做生意那么简单,里面掺和着政治、经济、战略这些方方面面的事儿。 埃及、印尼、泰国这么来回琢磨,其实也是在大国之间找生存的空间,没办法的事儿。 对咱们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只要不断把装备性能提上去,把售后服务做好,在国际上多争取点话语权,慢慢就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 对国际社会来说,也别光说这些国家 “反复无常”,得多想想他们在安全需求和外部压力之间有多难。毕竟在国际上,弱肉强食是常有的事,谁也不想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不是?
大战一触即发!埃及4万士兵集结西奈半岛,中式武器有望再成赢家8月22日,西方
【10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