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强硬了! 就在昨天,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在接受意大利媒体《Corriera della sera》采访时谈到,乌克兰有能力抵抗敌人的进攻,也不会同意任何形式的勒索。 叶尔马克说,三年多的冲突,敌人只占领了乌克兰很小一部分,即1%,并且他们的军队遭受了巨大损失。 这番表态既是对近期国际斡旋的直接回应,也是乌克兰面对复杂战局的核心立场宣示。叶尔马克的身份让他的言论具有特殊分量。 作为泽连斯基最信任的幕僚长,他全程参与战时决策,每天与总统共同在掩体中处理军国要务。 他的法律背景和电影制片人经历看似与战争无关,却塑造了他善于精准传递政治信号的沟通风格。 此次采访中,他刻意选择“1%”这个具象化表述,弱化了俄罗斯实际控制乌约20%国土的军事压力,转而突出乌克兰的抵抗成效,这种叙事策略显然经过精心设计。 乌克兰的抵抗底气部分源于其军事能力的蜕变。战争初期乌军仅有21.5万人,如今已扩编至90万规模,成为欧洲陆战力量最强的军队之一。 更关键的是军工体系的涅槃重生——无人机年产量从零飙升至400万架,炮弹产能提升25倍,甚至开始量产射程突破3000公里的“火烈鸟”巡航导弹。 这些数据支撑着叶尔马克“我们能战斗”的宣言,也解释了为何乌军能在库尔斯克方向发起跨境反击。 此番表态的时机耐人寻味。就在三天前,特朗普刚促成俄乌美三方会谈框架,宣布将先后安排泽连斯基与普京双边会晤、美俄乌三边峰会。 叶尔马克此时强调“不修改宪法”“不承认占领”,显然是为预设谈判红线。尤其当特朗普暗示可能以领土换和平时。 乌方需要向国内民众及西方盟友重申立场:战场上的损失不等于政治上的妥协。值得玩味的是乌克兰对中国的微妙态度。 叶尔马克曾公开抱怨中国未主动接触乌高层,却避谈中国在冲突初期的停火倡议及5300吨小麦援助。 这种选择性表述背后,是乌方试图拉拢中国介入调停的策略。毕竟当西方军援疲态渐显,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全球平衡者”的角色愈发重要。 中国始终主张政治解决,强调尊重各国主权,这一立场为危机解决保留了关键通道。就在叶尔马克发声当日,乌克兰特种部队公布袭击俄北方集团军副司令的视频,导致这名将军截肢重伤。 这种精准打击与外交表态形成奇妙的呼应,既展示“能让敌人付出代价”的实战能力,也暗示所谓1%的领土代价需要俄方用高级将领的血肉来偿还。 叶尔马克的强硬不等于盲目乐观。他坦言乌军目前无力武力收复失地,这种现实主义认知恰恰是持久战的基础。 当欧洲六国领导人簇拥泽连斯基赴白宫谈判,当特朗普一边威胁对俄征收100%关税一边暗示领土妥协,乌克兰正用三年淬炼出的战略定力向世界证明。 小国可以在大国博弈中拒绝成为棋子,哪怕要付出漫长而艰难的代价。 参考资料:马克龙:欧洲应坐在乌克兰问题的谈判桌前 2025-08-18 05:20·新华社
太强硬了! 就在昨天,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在接受意大利媒体《Corri
观今言史啊
2025-08-22 10:23:29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