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日军重兵进攻新四军7团驻地,严昌荣团长当即下令:“让南边的2营准备战斗!

熹然说历史 2025-08-22 00:17:39

抗战中,日军重兵进攻新四军7团驻地,严昌荣团长当即下令:“让南边的2营准备战斗!”侦察兵听完,愣住:“团长,敌人明明在西边,叫我上哪?”严昌荣急了:“南边,跑步!”侦察兵不敢怠慢,立即跑了出去。 中秋佳节本该团圆,可日军保田大队却来搅局。当敌人在西边晃荡时,严昌荣团长却让二营去南边准备,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侦察兵都懵了,可团长坚持要南边。这道令人费解的军令背后,藏着怎样的军事智慧? 严昌荣1914年出生于湖北松滋一个贫农家庭,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这个从小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后来成了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的团长。说起这个七团,那可不简单,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老虎团”。 1943年那个中秋节,新四军七团刚打了胜仗,战士们正准备好好过个节。团里特意弄了猪肉、月饼,还备了酒菜,大伙儿忙活了两天,就等着月圆了。可就在这当口,侦察兵跑来报告:保田亲自带着第52大队和几百个伪军,昨晚占了白龙庙,现在直奔北新桥。 北新桥离驻地十多里,也不是什么要地,保田跑那儿干嘛?严昌荣和参谋长朱传保围着地图琢磨。战士们一听又是老对手保田,立马来劲了,“打好仗,过中秋”的口号满营房都是。 说起这个保田,那真是个老狐狸。跟七团交手三年了,这家伙特别”滑”,好几次眼看要套住他,关键时刻总让他溜了。有人说得对:“对付保田,得准备几套方案。他像玻璃球,圆溜溜的,一个套子套不住。” 果然,保田开始跳”秧歌舞”了。一会儿向北,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又绕到南面,行踪诡异得很。侦察兵不断报告:先说去北新桥,突然又占了二鸾南面的余西村。这是要直接攻打二鸾吗? 严昌荣不敢轻举妄动,怕又是保田的障眼法。过了一阵,他把袖子一卷——这是他下决心的标志动作,转向侦察兵坚定地命令:“快去南面,告诉二营营长,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侦察兵愣在那里,满脸疑惑:“团长,敌人明明在西边啊?”“南边,跑步!”严团长急了,大声重复。侦察兵虽然不明白,但军令如山,撒腿就往南跑。 严昌荣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准确判断出保田想把七团主力调到西面,然后声东击西,从南面的夏家渡偷袭四分区驻地。果然不出所料,侦察兵刚到二营传达完命令,夏家渡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保田压根没想到他的小心思早被看穿了,带着大队人马悄悄摸到南面,想给新四军来个措手不及。可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没想到新四军七团作为多年对手,对他的套路早就摸透了。 当保田在夏家渡遭到顽强阻击时,不但没警觉,反而更兴奋,以为在七团南大门打开突破口就能直捣二鸾。可他攻了半天,对方火力越来越强,根本不像毫无准备的样子。保田这才意识到不对,准备撤退。 看到敌人要跑,新四军指挥部反而着急了。包围圈还没完全形成,现在出击的话,保田肯定又像玻璃球一样溜走。严团长机智地让人吹停止冲锋的号。保田听到这个号音,以为对方力量不足,又停下来恋战了。他先上钩,后中计,招数快用完了。 夜里,新四军的包围圈终于形成。冲锋号在静夜里格外响亮,埋伏的部队突然出现在夏家渡四周,向保田大队发起猛攻。保田毕竟是老将,面临包围不慌乱,指挥队伍抵挡三面攻击,唯独北面网开一面。 北面有条河,保田算计着等新四军一渡河就好办了。五连长带着战士以极快速度渡河,看见敌人不抵抗就往上冲。严团长猛然意识到这是陷阱,立即命令停止进攻。千钧一发,部队刚停下,敌人照明弹齐刷刷升空,大地如同白昼,所有火力猛烈压向五连。 双方激战到凌晨三点,保田大队几乎全军覆没,连保田本人也没逃掉。这一仗充分展现了严昌荣的军事才能,他不仅能准确判断敌人意图,更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 可惜的是,1943年9月7日,严昌荣在率领七团攻打兴化唐子镇敌伪据点时,为牵制敌人火力,身先士卒用掷弹筒攻击敌据点,因掷弹筒意外爆炸壮烈牺牲,时年29岁。为纪念他,兴化县政府将唐子镇改名为昌荣镇。 严昌荣那句”南边,跑步!“背后的军事智慧,体现了优秀指挥官的战术素养。你觉得在现代战争中,这种”反常规”的指挥思维还有用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看法,聊聊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军事智慧故事。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