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飞行员王柱书驾机歼敌,一时大意,投副油箱时误把减速伞给扔了,眼看敌机就在眼前,他一个动作竟让他获得了一个一等功!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67年6月海南陵水机场警报拉响时,王柱书饭盒里的红烧肉还冒着热气。 这位33岁的副大队长推开餐盘,抗荷服拉链卡在半腰就冲出去。 僚机飞行员吕纪良更急,伞包带子拖在水泥地上擦出火星。 两架歼六撕开热浪升空,襟翼收起时离地仅30米——比规定高度整整低了20米。 雷达屏上,美军F-4C"鬼怪"正在文昌东南135公里处画圈,高度8500米的速度比声音快两倍。 王柱书握杆的手心全是汗。 歼六的光学瞄准镜像蒙雾的玻璃,看远处总模糊。 地面指挥员李景的吼声刺穿耳机: "11点钟方向20公里!" 他眯眼瞧见云层里芝麻大的黑点。 那架F-4C显然发现了追兵,鹞子翻身就往公海溜。 吕纪良在后舱骂出声: "这美国泥鳅!" 话音未落,敌机又从万宁探头,在领空线上跳起皮筋。 李景在电台里冷笑: "看龟儿子能耍几回。" 下午3点31分,转折来了。 F-4C在陵水以东55公里处右转,这回真闯进来了。 王柱书猛推油门,歼六像离弦箭直扑过去。 阳光从背后照来,把敌机照得纤毫毕现:标志性的下反角平尾,机翼下晃荡的副油箱。 塔台命令炸响: "打!往死里打!" 距离250米,三门30毫米炮齐射,21发炮弹泼水般砸去。 吕纪良看见敌机右平尾被削飞,补射时已炸成火球。 照相枪只拍到浓烟——这场40秒的猎杀,前戏演了40分钟。 返航时王柱书发现闯祸了。 紧张过度,他把减速伞当成副油箱释放钮按了。 塔台急得变调: "保持速度!延长三边!" 没减速伞的歼六靠刹车片硬停,轮胎磨得青烟直冒。 地勤跑来一看,橡胶层只剩薄片。 后来知道F-4C俩飞行员命大,2500米跳伞成功。 美军直升机抢在中国渔船前捞走人。 五角大楼报告硬说被米格-17击落——输给苏联货不丢脸,输中国仿制品太跌份。 王柱书和吕纪良立了一等功,那架编号6021的歼六却命运坎坷。 转场江西大修时,塔台指挥失误撞上跑道拖拉机,彻底报废。 王柱书晚年摇头: "打美国佬没伤着,栽在拖拉机手里。" 如今老飞行员都七八十了。 吕纪良在无锡养老,街坊孩子问怕不怕,他瞪眼: "怕个球!开飞机又不是碰碰车。" 陵水机场跑道扩建了三倍,偶尔有老兵回去,总在起飞线发呆。 当年歼六连雷达都没有,全凭地面吼方位。 年轻人听了咋舌: "这不瞎子打架吗?" 可就是这帮"瞎子",把美国侦察机揍下好几架。 2019年陵水空战纪念馆开馆。 展柜里焦黑铁片——正是当年击落F-4C的平尾残骸。 旁边玻璃盒供着半包"大前门",烟壳钢笔字褪色:"捷报传来,老李贺"。 管理员说这是指挥员李景遗物,临终前捐的。 监控拍到每年4月24日闭馆后,总有白发老人翻墙进来,在歼六模型前放新轮胎。 保安认出是吕纪良儿子汽修厂的产品,胎纹特意压成机炮图案。 主要信源:(上海市民政局——紧咬,瞄准,发射! 精准击落一架架敌机)
印媒:中国海军正在建造“最大的”航空母舰 一艘排水量超11万吨的巨型航母悄然
【7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