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万万没想到,一部爱国电影《南京照相馆》竟让上海女主持人周小畅破防了,她痛心疾首指出:这部电影宣扬仇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信源:当事人微博——DJ周小畅 一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夏天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激烈争论。这部电影没有虚构夸张,只通过普通洗片员“阿昌”的眼睛,冷静记录下1937年日军的暴行。 它不同于那些“手撕鬼子”的神剧,收获了大量好评,许多观众甚至是包括一些孩子都在影院里深深共情,流下了眼泪。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历史教育,提醒后人铭记那段岁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但没想到有人用这一话题掀起了更大的水花,8月4日,上海动感101电台的女主持人周小畅在微博发文,认为一部好的战争片,目的应该是让人“珍惜和平、祈求和平”,而不是“煽动情绪掀起仇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这番话虽未点名,却被舆论迅速对号入座,矛头直指《南京照相馆》。一时间,网络上对她的炮轰排山倒海。网友们还翻出她去年对武汉大学杨景媛案发表的“好女人维不了权”等言论,质疑其一贯的价值观。 几天后,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知名的考研数学老师汤家凤,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向周小畅发出了严厉质问,让这场争论的火力陡然升级。他写道:“谁在准备下一场战争?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可以含糊其辞!”汤家凤作为一名身在南京的学者,此时的身份十分特殊,他的发言被看作是捍卫历史尊严的呐喊。他甚至强硬地表示,会对这件事“追问到底”。 汤家凤的发声瞬间获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和支持。这背后,其实是两种关于如何对待历史、维护和平的观念的对冲。周小畅的观点无疑是认为回避仇恨才能导向和平,而这恰恰与日本修改历史不承认历史的行为不谋而合。 而汤家凤和广大网友则坚信,直面历史的残酷,才是避免悲剧重演的唯一途径。甚至有更强硬的观点认为,铭记国耻,进行历史教育,就是“为今后的战争做准备”,并且这样做“没错”,必须时刻准备着。 争议也让人们重新审视电影本身。一部分家长确实表达了担忧,认为电影内容过于血腥,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有一些博主批评电影质量低劣,内容过于压抑,违背了人们看电影放松身心的初衷。 但支持者立刻反驳,认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价值所在,而且要想看电影放松完全可以去看别的电影,不应该盲目地抹去这部有特殊意义的电影的价值。英雄的牺牲不应该被遗忘,历史的伤疤也不应该因为会带来痛感,就假装它不存在。 周小畅作为媒体人,她的言论被放在公众责任的放大镜下审视,这场风波当然会愈演愈烈。而汤家凤的学者身份和他与“南京”这座城市的深刻联结,则为他的反击赋予了道义上的强大力量。 说到底,《南京照相馆》的争议,反映出社会在处理历史创伤时,重提战争的残酷究竟是为了延续仇恨,还是为了构筑更坚实的和平基石呢?这场远未结束的讨论本身,或许正是这部电影在银幕之外,给我们带来的最深远的思考。
[月亮]万万没想到,一部爱国电影《南京照相馆》竟让上海女主持人周小畅破防了,她痛
冰枫看历史
2025-08-21 11:47:10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