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男子开着小车去加油,油加了之后,就在他准备付钱时,他吓了一跳,只见油枪上显示,他的小车被加了67.96元升,这太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了,他的车明明最多只能加50升油,男子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结果加油站表示他们只认油枪的数据。
8月20日海报新闻报道,杨先生去加油,来到加油站,把车停好,他如往常一样让加油员帮忙加油,一切都很正常。
意外发生在加完油之后,当时杨先生表示给油箱加满油,直到油加不进去,油枪才停止加油,跳出加油数据是真吓他一跳。 杨先生以为这一次加的油应该也只是40多升,结果他看了一下油枪的数据,上面竟然显示67.96升。
看到这个数据,杨先生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时候自己的车可以加这么多油,明明以前加油最多也就是40多升,很少加到50升。
他的油箱本来最大的容量就是50升,开车来加油,油箱本来也会有一些,所以他怎么加都很少加到50升油。
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油枪的数据显示67.96升,这太反常了,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杨先生没有怀疑自己的车,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加过超过50升的油,车从来没有出现过异常。
他怀疑的是这油枪有问题,于是他就质问加油员,怎么加了那么多的油,他的油箱最大容量只是50升而已。
杨先生以为他提出这个质疑,加油员会检查哪里出问题,结婚加油员没有怀疑自己的油枪有问题,反而是跟杨先生说,他只认油枪的数据,杨先生要按油枪的数据交钱。
看着加油员态度如此坚决,杨先生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也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他还是老实地交了钱。
可事后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明明不是他的车有问题,明明数据是对不上,他们凭什么要收那么多的钱。
杨先生较真起来了,事情如此反常,不能由他们说了算,如果是他们的油枪有问题,那杨先生就多交了10多升油的钱。
于是杨先生向加油站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希望他们能够给一个合理的说法,或者给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法。
但是加油站的态度很令他意外,他们依然坚称只认油枪的数据,后来杨先生不解封油枪,加油站负责人才出面表示,可以退回多收的钱,但这是以个人名义退回的,他们不承认数据不对,这不是加油站的问题。
说到底,发生这个情况,加油站依然认为自己没有半点责任,也不去调查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加油遇到这样的事,杨先生实在想不通其中的原因,但他也不认可加油站的处理方式。
杨先生担心这个不是偶然的事件,他害怕别人也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别人也遇到这种情况,加油的车主是很亏的,明明油箱能装的油并没有那么多,却要多交钱。
如果加油站没有调整过来,那么对来加油的车主是很不公平的。
这件事对于杨先生来说,也同样是不公平的。
首先,杨先生来加油,它的油箱容量是50升,油枪显示67.96升,显然加油站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明确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并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如果加油站存在一定的过错,那么他们就得承担过错责任。
其次,杨先生的油箱容量是50升,却要交67.96升的钱,这对杨先生是很不公平的,这侵犯了他的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包括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的交易条件,以及拒绝强制交易行为的权利。
杨先生作为消费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如果加油站存在欺诈行为,是要承担退一赔三的赔偿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不过这个要有证据,如果没有证据,不可以污蔑加油站,毕竟油枪是仪器,也会有出错的时候,而且出现这个问题原因还没有查清楚。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