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国画大师李苦禅与同门师妹凌嵋琳成婚,齐白石亲自主婚,这段"书画姻缘"曾传为佳话。当时近三十岁的李苦禅虽得齐白石赏识,却生活清贫,冬天靠拉洋车补贴家用,而凌嵋琳出身名门,自幼锦衣玉食。
婚后六年,爱情终难敌柴米油盐的现实。李苦禅醉心艺术,将卖画所得多用于购置笔墨纸砚;凌嵋琳却难忍清贫,此时,李苦禅的徒弟张若谷乘虚而入。张若谷家境优渥,善投其所好,用物质与浪漫打动了凌嵋琳。
1934年,李苦禅从《申报》中缝得知,凌嵋琳竟登报声明与张若谷结合,未与他有任何商量。她带着两个儿子、卷走家中财物离去,连厨房盐罐都未留下。更让李苦禅痛彻心扉的是,小儿子李京后来因张若谷舍不得花钱医治,高烧病逝,临终还喊着"爹爹"。
巨大的痛苦与愤怒,被李苦禅注入笔端。此后他画的鹰,眼神凌厉、爪子如钩、羽毛似能刺破纸背,孤傲不屈,尽显他的灵魂风骨。
这份风骨在民族危难时更显坚硬。北平沦陷后,李苦禅拒绝为日方效力,曾当面将几十幅画投入火炉,面对敌人面不改色。他找回受虐的大儿子李杭,教导他"拿笔的手,不能沾血,但笔下要有千钧之力"。
1943年,44岁的李苦禅与邹佩珠成婚,迎来安稳后半生。而张若谷后来沦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获刑;凌嵋琳则晚景凄凉,不知所终。
李苦禅晚年生活清贫,却有自己的规矩:对为富不仁者开天价,对普通劳动者分文不取。1983年,84岁的他离世,留下的不仅是价值连城的画作,更有"人可以负我,笔不能负心"的人生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