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了最新通报。 8月18日,俄国防部称,过去一天内,俄方打击了乌军142个部署点和弹药仓库,防空部队还击落了300架乌克兰无人机,并成功拦截了试图袭击核电站的无人机。而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则证实,乌军袭击了俄国的利斯基火车站,导致其停运,还袭击了梅利托波尔的俄军弹药库。这轮互相打击切断了双方的后勤供应线,前线补给线成了活靶子,区域安全局势愈加紧张,双方都无法顺利将物资输送到前线。这一场景令人联想到一战时的凡尔登战役,双方不断地往同一个“绞肉机”里投入资源,拼的是谁先撑不住。曾经是山一样堆积的炮弹,如今换成了满天飞舞的无人机,本质上都是在通过消耗拖垮对方。 看似是俄乌在战术层面上相互拆台,实际上却暴露了冲突已陷入死循环的深层次矛盾——没有一方愿意首先松口谈停火,反而在后勤绞杀上愈加猛烈,而背后更有大国在这场棋局中的角力,各自盘算着如何从这场消耗战中获取最大利益。 我认为,这根本不是一场单纯的战场博弈,实际上是用人命填补漏洞。前线士兵不仅要躲避无人机的攻击,还得为下一顿补给担忧,而大国政客却在幕后计算弹药、领土和资源的账。简单来说,如果继续这样消耗下去,拼的将不只是武器,还有两边普通人的生存空间。大家想想,这样的消耗战若继续拖下去,最后除了满目疮痍和无尽的伤痛,还能剩下什么?
就在刚刚,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了最新通报。 8月18日,俄国防部称,过去一天内,俄方
拂晓南妹
2025-08-19 16:59:4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