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卧病在床的?在德国的中国人说,欧洲老人等到年龄大后,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8-19 10:19:35

为什么欧洲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卧病在床的?在德国的中国人说,欧洲老人等到年龄大后,插着管子躺在病床上度日的人少之又少,与其将时间浪费在这里,他们更愿意用仅剩的时间去享受剩下的时光,死的时候没有一丝犹豫! 就拿瑞典来说,当地医护人员有一套很特别的原则,要是老人开始无法进食,他们不会像有些地方那样马上给插管子打点滴,就算老人感染肺炎,也不会轻易上抗生素,更多是开点内服药。 这种做法听起来有点“消极”,但实际上是为了尽量减少病痛对老人生活乐趣的剥夺,让他们在最后的日子里还能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 在观念上,欧洲人对死亡的看法和很多地方不太一样。他们觉得人终有一死,如果年龄大了又身患重病,与其在各种医疗设备的维持下痛苦地活着,不如在安稳中离世。 像荷兰,安乐死合法化已经很多年了,2022年安乐死案例同比增长了近14%,越来越多老人选择用这种方式有尊严地结束生命。 而在亚洲,比如中国,受孝道文化影响,家人往往更倾向于用各种手段延长老人生命,哪怕这意味着老人要承受更多痛苦。这种观念差异直接导致了医疗选择的不同。 欧洲的医疗体系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英国的临终关怀体系在全球都很有名,他们提出的“全人照护”理念,不只是关注老人的身体疾病,还包括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英国有超过200家注册临终关怀机构,每年为30多万患者提供服务,很多老人在生命最后阶段会从医院转诊到这些机构,在更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时光。而且欧洲国家普遍实行全民医保,医疗资源相对充足,能保证老人在需要时得到及时的医疗和护理支持。 社会福利的支持也不可忽视,像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都超过30%,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保障。 德国的护理保险制度更是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了有力支持,老人可以根据护理等级获得相应的保险金,用于支付上门护理或日间照料的费用。这种完善的福利体系让老人不需要完全依赖子女照顾,也减少了因家庭照顾不足导致的长期卧床情况。 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样重要,欧洲人普遍注重健康饮食和运动,西班牙的研究就发现,地中海饮食结合定期锻炼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骨密度,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很多欧洲老人即使年纪大了,依然保持着散步、园艺等活动习惯,这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降低卧病在床的风险。 此外,欧洲的社区支持服务也很完善,像德国的“多代屋”,把不同年龄段的人聚集在一起,老人既能得到年轻邻居的帮助,又能保持社交活动,精神状态也更好。 综合来看,欧洲老人较少卧病在床,是因为他们在医疗上更注重生命质量而非单纯延长生命,文化观念上更尊重个人意愿和尊严,社会福利和社区支持又为老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再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让老人在晚年能尽量保持独立和舒适,减少了长期卧床的情况。 当然,这并不是说欧洲的养老体系就完美无缺,但其中的一些理念和做法,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