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太原兵工厂的刘贵福,听说八路军打了胜仗,就带16个工友投奔八路军,谁料这一去,就让他成为了青史留名的大功臣! 太原城陷落那会儿,兵工厂车间里机器声震天响。刘贵福突然停下活计,冲着大伙儿吼了一嗓子:“这窝囊气受够了!我要去找八路军,真刀真枪打鬼子!”起先只有三五个工友搭腔。 可到了动身那天,天还没透亮,整整十六个汉子,背着包袱,眼神里冒着火,齐刷刷站在他跟前,都是兵工厂里憋屈了多年的老伙计。 军阀克扣工钱、欺压工人的日子,早就过腻了。听说八路军在平型关真把鬼子揍趴下了,这群铁了心的工人,二话不说爬上了北去的运煤火车皮。 到了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见到朱德总司令,刘贵福心里直打鼓,生怕人家看不上这些“技术匠人”。 没成想,朱老总紧紧握住他们的手,声音洪亮:“同志们来得正好!咱们队伍缺的就是你们这样的宝贝疙瘩,技术骨干比现成的枪炮还金贵!”这话像股暖流,刘贵福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更让他们心头滚烫的是那份“特殊照顾”:参谋长左权亲手给每人发了28块沉甸甸的银元做安家费,中午吃饭,端上来的竟是白面馍馍。 刘贵福眼尖,瞥见朱总司令碗里是稀拉的小米粥拌着土豆块,忍不住问:“总司令,您就吃这个?”旁边的彭德怀副总司令脸色一肃,声音低沉:“战士们拿大刀片跟鬼子换命,十个好小伙子的命,才勉强抵得上一个鬼子!可要是有好枪好炮,一个战士就能撂倒好几个鬼子!你们来了,就是给前线的兄弟们挣条活路啊!” 可到了延安黄崖洞兵工厂,心凉了半截。这哪像个工厂?就是山沟沟里搭起的几个破草棚子,11台老掉牙的旧机器就是全部家当。 但这群从太原来的技术工人,愣是凭着一股狠劲,没日没夜地干,两个月硬是让上百挺趴窝的机枪重新怒吼起来!1939年开春,刘贵福心里憋着个大胆想法,造咱们自己的新枪! 这话一出,厂里炸了锅:“眼下连撞针都供不上,还折腾新枪?这不是瞎胡闹嘛!”刘贵福闷不吭声,埋头在油灯下画图。图纸摊开,老师傅孙云龙凑近一看,猛地一拍大腿:“嘿!老刘,你这路子对头!有门道!” 真正的难关在后面。没有造枪管专用的深孔钻?工人们想出土办法:把普通车床的钻头焊上长长的铁杆,硬往里钻!没有拉制枪管膛线的精密机器? 又是刘贵福琢磨出个“冷挤压”的法子,用巨大的压力,生生在枪管里压出那致命的螺旋纹路!最让前线战士叫绝的是那折叠式三棱刺刀的设计。 平时紧贴枪管,丝毫不碍事;到了拼刺刀的生死关头,手腕一抖,“咔嗒”一声,寒光闪闪的刺刀瞬间弹出卡死!鬼子的三八式步枪刺刀还在费力往下拔呢,咱们战士的刀尖已经捅到他们喉咙口了。 当第一支样枪在靶场试射,枪枪咬住十环的消息传来,连毛主席都兴冲冲赶到军工展览会,亲手端起这支新枪,笑得合不拢嘴:“好啊!咱们的队伍,总算用上自家造的好枪了!” 修炮,他更是有一手绝活。1939年深秋,河北涞源的黄土岭上炮火连天。日军赫赫有名的“名将之花”、中将阿部规秀正指挥部队包抄八路军。 突然,四声尖啸划破长空,陈正湘团长指挥的那门82毫米迫击炮开火了!炮弹出膛,精准地砸在阿部规秀的指挥所附近。硝烟散尽,狂妄的日军中将当场毙命。 后来日本《朝日新闻》哀叹“名将凋谢在太行山上”。而打中目标的那几发炮弹,用的正是刘贵福带人修复好的关键部件,撞针! 1940年“八一”建军节,刘贵福和他的团队献上了精心改进的新步枪。枪身只有3.6公斤,比笨重的老“汉阳造”轻巧得多,枪托的护木里还藏着个小暗格,能放擦枪工具和小零件。 彭老总拿起枪掂了掂,对着那明亮清晰的准星左看右看,连声赞叹:“好枪!真是好枪!”战士们演示时手腕一甩,刺刀“唰”地弹出,寒光逼人。 那带血槽的棱形刺刀设计,加上特殊的淬火加钢工艺,后来连新中国著名的56式半自动步枪都沿用了它的精髓。 还有那不起眼的50毫米小迫击炮,起初可闹了笑话。试射时哑火,老乡们打趣说这铁筒子“打不响还得往外倒药”。 刘贵福不吭声,蹲在地上反复琢磨,最后发现是撞针的位置偏了仅仅两毫米!调整之后再次试射,五发炮弹呼啸而出,四发稳稳砸中靶心! 在惨烈的关家垴战斗中,神炮手赵章成就是用这种小炮,以近乎垂直的仰角,把炮弹精准地“吊”进日军据守的窑洞,一炮就炸飞了日军冈崎谦受大队长。 要知道,支撑起这些杀敌利器的筋骨,竟是从鬼子铁道上扒下来的铁轨熔炼成的钢!根据地的民兵夜里冒着生命危险,一段段拆下白晋铁路的铁轨。 轨头最硬,用来车枪管;轨底稍次,锻打成刺刀;剩下的边角料也不浪费,车成一颗颗螺丝钉。 后来彭老总拿着缴获的美式步枪直摇头:“花里胡哨,不如咱用铁轨造的家伙顺手好使!”站在人群里的刘贵福,听着这话,悄悄抹了把额头的汗,憨厚的笑容里全是自豪。 权威信源:参考自《中国国防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林彪叛逃后,纪登奎为郑维山说情,毛主席:你头上的白头发少两根“主席,我觉得郑维
【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