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 “只有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这话听起来很激进,但这就是我们建国以来,一直贯彻的做法,只不过入世以后我们需要和平发展,这才定下了不先动手的决定。 总有人说“打疼才能赢尊重”,这话听起来像是继承了咱们老一辈“抗美援朝”的硬气,但1950年代跟现在能一样吗?那时候咱们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呢? 全球产业链缠得跟麻花似的,中美贸易额一年几千亿美元,真打起来,谁先撑不住还真不好说。 就拿南海来说,2016年仲裁案后,咱们没动一枪一炮,但通过建岛礁、派海警船天天巡航,实际控制权还不是稳稳当当? 2025年,中国和东盟贸易额都破万亿了,菲律宾的芒果、越南的鱼都往中国卖,这“利益捆绑”可比打仗管用多了。 俄媒说“多国联手”,其实是在提醒咱们,现在国际上“拉帮结派”的风气盛行,美国重返亚太后,拉着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搞“印太战略”,想给中国使绊子。 但东盟国家可不傻,2025年RCEP一签,全球30%的人口都在这圈子里,谁愿意为了美国火中取栗? 中国这些年走的是“共赢路线”,通过“一带一路”跟沿线国家搞基建,钱赚了,朋友也交了,这种“一起发财”的模式,可比军事威胁招人喜欢多了。 那些叫嚣“打仗”的,往往忽略了中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底气,2025年,中国海军3艘航母、8艘055大驱,海警船队更是全球最大,天天在南海转悠。 但更厉害的是“软实力”:全球唯一全工业门类的国家,14亿人的大市场,5G、新能源还领先全球。 这种综合实力让中国有了“以和为贵”的资本,菲律宾那艘破船在仁爱礁赖了26年,咱们要是真开火,早就解决了,但咱们没这么做,为啥?因为咱们知道,真正的胜利是让对手觉得“跟你合作比打架划算”。 比如菲律宾那船补给断了,咱们没直接轰沉,而是派海警船“温柔”拦截,时间一长,他们自己就撑不住了。 再比如,美国军舰来南海瞎逛,咱们就公布岛礁气象数据,开放旅游,用“柔性管控”化解危机,这种“太极式”应对,既守了主权,又没把事儿闹大。 现在网上那些“打疼对手”的言论,听着是挺过瘾,但仔细想想,这不就像“拿着21世纪的核弹,打19世纪的仗”吗?现在这个世界,供应链缠得这么紧,中美一年几千亿美元的买卖,真打起来,两边都得疼。 再说南海,咱们这些年靠的是啥?是航母和导弹吗?是,但更重要的是咱们的脑子和耐心,菲律宾那破船,咱们要是真开火,早就解决了,但咱们没这么做,为啥?因为咱们知道,打仗容易,收场难,真正的强者,是让对手既怕你,又离不开你。 现在东盟国家为啥愿意跟咱们谈?因为咱们的基建项目让他们赚了钱,市场让他们卖了货,这种“共赢”比枪炮管用多了,就像下棋,高手从不用蛮力,而是让对手自己走进死胡同。 当然有人会说,咱们这么软,会不会被欺负?放心吧,咱们的海警船、055大驱可不是吃素的,这就是咱们的底气,但底气不等于莽撞,真正的强大是让对手觉得“跟你对着干,没好处”。
南海这一招,咱们早该用上了!菲律宾的小艇跟泥鳅似的,在南海窜来窜去。咱们海警船追
【44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