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了,举行记者会,意味着谈的还可以。在经历了近3个小时的会面和谈判后,特朗普和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08-16 10:20:00

谈完了,举行记者会,意味着谈的还可以。在经历了近3个小时的会面和谈判后,特朗普和普京举行联合记者会     这场美俄元首的阿拉斯加会晤,从开始就带着一种微妙的试探性,特朗普此前放话“一眼便能判断普京是否愿意谈”,而普京则提前20小时抵达,显然不想让外界觉得他是被“临时召见”。   最终,两人谈了数小时,又开了一场联合记者会,没达成协议,但也没谈崩,甚至约好了下次莫斯科见。     这很符合特朗普的谈判风格,先放狠话,再留余地,而普京的回应既强调“真诚希望结束冲突”,又坚持“根本原因必须解决”,翻译过来就是,乌克兰可以停火,但北约得给俄罗斯安全保证。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说“取得了进展”,但“还没到签协议的时候”,这话听着耳熟,像极了商业谈判里的“我们接近了,但细节还得再磨”。   实际上,这次会晤的核心目标可能根本不是立刻解决俄乌冲突,而是测试美俄关系能否回暖。     过去几年,美俄关系急转直下,甚至可以说是针锋相对,而这次,普京罕见地提到“美俄商业合作潜力巨大”,特朗普则强调“和普京关系很好”,这显然是在为后续可能的经贸合作铺路。   毕竟,美国企业一直对俄罗斯能源市场垂涎三尺,而俄罗斯也急需西方投资来缓解制裁压力。     而普京在记者会上说“乌克兰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看似让步,实则暗藏玄机,俄罗斯想要的“安全”,是北约不再东扩,甚至可能要求乌克兰承诺“永不加入北约”。     特朗普的表态更值得玩味,他说“最终决定权在乌克兰和北约手里”,听起来像是甩锅,但也可能是给泽连斯基施压,要么接受现实停火,要么继续打下去,但别指望美国无限度支援。   而这次会面的地点,安克雷奇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本身就是个信号,阿拉斯加靠近俄罗斯,但又在美国本土之外,既象征“中立”,又暗示“军事威慑”,这种安排,既给了普京面子,又让特朗普能对内展示“强硬姿态”。     更关键的是,这次会晤欧洲那边也没有来人,欧盟最近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越来越分裂,德法倾向于推动和谈,而东欧国家则坚持强硬立场。   特朗普直接绕开欧洲和普京谈,某种程度上是在削弱欧盟的斡旋角色,也暗示未来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由美俄主导。     普京已经邀请特朗普去莫斯科,而特朗普也暗示“很快会再会晤”,如果双方真能敲定一个“乌克兰和平框架”,那接下来的重头戏可能是“普特泽三方会谈”,让泽连斯基当面接受现实。     但变数依然很多,乌克兰国内的主战派不会轻易妥协,北约内部对“安全保障”的定义也未必一致。   更重要的是,如果特朗普明年没能连任,美国政策可能再次转向,俄罗斯会不会趁现在抓紧谈成协议?     这场记者会没给出答案,但它至少证明了一点,美俄都不想继续僵持下去了,至于乌克兰的命运,或许很快就不再由乌克兰人自己决定。

0 阅读:0
源源谈国际趣事

源源谈国际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