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美国、荷兰、日本、韩国与台湾牢

冰枫看历史 2025-08-15 12:34:14

[月亮]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美国、荷兰、日本、韩国与台湾牢牢控制着半导体关键节点,中国若想反制,几乎没有机会! 信源:观察者网——台积电被迫加码投资美国,国台办回应 2023年夏天,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公开断言,一旦美、荷、日、韩、台联手,大陆半导体将“毫无反制能力,任其束手无策”。这位行业教父的话,听起来像是为一场全球科技对弈划下了句号。可是,这盘棋真的就此定局了吗? 要说张忠谋说这话,确实也算是有底气,毕竟他也曾一手缔造了的芯片产业的秩序。他当年创立台积电,开创了“纯晶圆代工”模式,本质上就是赌芯片设计与制造成本必然会高到让多数公司无法独自承担,产业分工是唯一出路。 现在看来,他不仅赌赢了,而且还由此构建了一套“全球协作”的理论,美国提供EDA软件和标准,荷兰ASML独占光刻机,日本供应高纯度材料,韩国掌握存储芯片,而台湾则专攻最顶尖的逻辑芯片制造。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像齿轮一样环环相扣,拉动彼此进程,而台积电的成功正是这套理论的最好证明。所以,当他宣告这个联盟的压制力时,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他眼中颠扑不破的事实。 但别忘了中国是怎么一步一步在各个方面打破偏见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最喜欢打破别人下的定义了,如果这就是张忠谋的断言,那必定将迎来打脸! 若是真的按照这套逻辑,当台积电切断对华为等大陆企业的供应后,接踵而至的应是一片混乱。谁知中芯国际就在没有EUV光刻机的条件下,用DUV设备硬是实现了7纳米工艺的突破。这一项技术迅速转化为了市场份额,让搭载这颗芯片的华为手机重返中国市场第一。 这记反击,第一次正面动摇了“毫无反制能力”的论断。在存储领域,长江存储的232层闪存良率超过90%,技术指标甚至优于行业巨头;在最关键的设计软件上,被极限施压的华为也拿出了自己的EDA工具。种种迹象表明,一场系统性的突围正在多个节点同时发生。 当外界目光都聚焦于2纳米、7纳米的巅峰对决时,全球的“缺芯潮”早已说明,有时决定一条汽车产线命运的,恰恰是几美元一颗的成熟制程芯片。在这片看似“低端”的领域,大陆企业的全球供应占比已经悄悄吃下了将近一半的市场,虽然不算抢眼,却掌握了多项工业设备的命脉,构成了另一股难以撼动的力量。 虽然ASML的EUV光刻机依然是独家,日本的光刻胶和美国EDA三巨头的软件,其垄断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但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支出占比首次超过台湾。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因中国客户转向国产设备而股价大跌,更何况,中芯国际55纳米报价比台积电低30%,华虹的存储器代工价格仅为三星的一半,成本的优势为市场撕开了巨大的豁口。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些变化,张忠谋本人在退休后也曾修正看法,承认大陆的芯片技术已不再是“追赶”那么简单。 所以驱动这场对决的核心是什么呢?可能并非简单的技术或资本,而是中国那股不服输的韧性。它体现在合肥那条由国产设备搭建、每月增产数万片的28纳米产线上,虽不如2纳米那般耀眼,却在以一种沉默而坚定的方式,重塑着全球芯片的版图。 这么看来,“芯片”这个棋局的胜负,从来都不可能是由谁的断言来决定的,就算这个人再有实力再有经验,也不可能一手遮天挡住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棋盘上每一颗棋子的实际行动都能引导最终的走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冰枫看历史

冰枫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