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通房丫鬟,其实就是主子行房时候的工具,主子需要时,得赶紧递汗巾,点安神香,

养狗的一天 2025-08-15 00:26:18

古代的通房丫鬟,其实就是主子行房时候的工具,主子需要时,得赶紧递汗巾,点安神香,手脚麻溜地帮忙宽衣解带,新婚之夜对她们来说更遭罪 十四岁的春桃刚进沈府那年,只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能进苏州大户人家做事,还能吃饱穿暖。 可没过多久她就明白了,进府的身份不是一般丫鬟,而是“通房丫头”,也就是说,得贴着主子睡,贴着主子服侍,连夜里主子翻身都得听得到。白天干活,晚上候着,没得喘气。 她第一次被叫去主子房,是在主母怀孕那阵。主子嘴里说着“只是躺着说说话”,可春桃知道,那不是说话的事。 她不敢反抗,谁让她是“通房”,谁让她是“丫头”。那天晚上她哭了一夜,第二天还得给主母梳头,脸上一点不能露出来。 其实通房丫鬟这规矩早在先秦时候就有了,那时候还不叫这个名,但意思一样。 贵族联姻,女方要带些“媵妾”过去,这些陪嫁的丫鬟里,只要模样周正、性情温顺的,就会被挑出来“提前服侍”男方,说白了就是试婚。 这制度后来慢慢固定下来,到了宋朝,“通房丫头”这词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书里,到了明清,更是成了有钱人家的标配。 大户人家娶媳妇,陪嫁丫鬟里总得有一两个通房的,婚前婚后都得派上用场。 这些丫头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打扫卫生,她们得贴身伺候主子起居,主子白天要喝水,她得端,主子晚上要行房,她得候着。 有时主母不方便,比如怀孕了、生病了,这些事就得她们顶上。就算主子娶亲当晚,她们也得守在屏风后头,准备好汗巾、温水、香炉、换洗的床单,随时听吩咐。 主子喊一声,她得立刻过去,衣服要解得快,被子要铺得平,动作慢了就是打板子。 很多人以为通房丫鬟只要能给主子生个孩子,就能熬出头。其实不是的,大多数丫鬟就算怀了孕,也不一定能保住,主母一旦觉得威胁到自己地位,就会想办法逼她们打掉。 春桃有一次就差点被灌药,好在那胎没成,不然她可能早就被赶出府了。 史书上也记载过,清朝时期,庶子很多都是丫鬟生的,但生母连个名分都没有,孩子也归正妻名下,丫鬟最多就是个奶娘,连亲妈都不是。 通房丫鬟的日子说苦也不止是苦,是没希望。她们住的地方小得转不过身,冬天冷得睡不着觉,夏天热得满身疹子。 一天到晚得听主子的气,犯个错就要跪地认错,甚至挨打。有些府里怕她们跑,还在她们脚上拴铃铛,走到哪都响,连夜里想上个茅房都得先请示。 有时候,她们甚至要戴上铁贞操带,防她们私下勾结府里其他男人。安徽那边还真出土过这种东西,铁片做的,看着都渗人。 她们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写好了,没人问她们愿不愿意。活得久的,可能二十五岁后被“放出去”,可那时候她们已经没一技之长,没人收她。 运气差的,被卖进青楼,或者就“病亡”了。清朝档案里记过一件事,一个十三岁的少爷“试婚”了两个通房丫鬟,一个疯了,一个跳河,账本上只写俩字:“病亡”。 就连《红楼梦》里那个聪明能干的平儿,身份也是通房丫鬟。她白天要帮王熙凤打理全府事务,晚上还得陪贾琏。 贾琏高兴了给她点好脸色,王熙凤不高兴她就得跪着磕头。她连普通丫鬟都比不上,她是被夹在中间、永远不能松口气的人。 还有袭人,宝玉的通房丫鬟,伺候了六年,到最后连个名分都没有。大婚那晚,她就像块抹布一样被放到一边,没人再看她一眼。 说到底,通房丫鬟这个制度,从头到尾都是为了服务男人而存在的。她们没有自由,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 哪怕是苏东坡那样的大文豪,也干过用怀孕丫鬟换骏马的事。这些事放在今天看,简直不敢相信。但在那时候,是理所当然,是“家务事”。 直到1906年,清政府才开始禁止买卖人口。1929年,民国政府才正式废除妾制。可那个时候,多少春桃已经被制度磨没了声音。 她们的故事,不是戏文里唱的“才子佳人”,是真实存在过的血泪史。她们没有姓名,没有身份,只有一副身体,被反复使用,最后被悄无声息地丢弃。 #MCN双量进阶计划#

0 阅读:0
养狗的一天

养狗的一天

喜欢狗狗的请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