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广西横县,施工队挖出一个“骨灰罐”,觉得太晦气,便把它扔了,后来被一

文山聊武器 2025-08-14 18:31:09

1980年,广西横县,施工队挖出一个“骨灰罐”,觉得太晦气,便把它扔了,后来被一村民捡回去腌酸菜,谁知,多年后竟被专家鉴定为价值2.3亿的国宝。 1980年夏天,横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地基工程正干得热火朝天。施工队挖着挖着,铲子碰到个硬家伙,扒出来一看,是个青花瓷罐,30厘米高,肩宽底窄,上面画着蓝色的人物图案。罐子里有些灰白色的骨灰,工人们一看就皱眉。那年头农村迷信多,骨灰罐谁敢碰?大家觉得这东西不吉利,扔到工地边上就没人理了。工程完工后,培训中心收拾场地,这罐子被踢到院子角落,蒙了厚厚一层灰。因为“骨灰罐”的名声传开了,没人愿意多看一眼,最后被门卫挪到大楼楼梯旁,跟一堆杂物堆在一块,这一放就是七年。 1987年,苏振发出现了。这家伙是横县本地人,50年代生,家里种田出身,从小见多了农民的苦日子,对农业技术特别上心。学成后他在横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干活,教农民种新品种、改良土壤、治虫害,挺受人待见。1987年,他去培训中心上课,在楼梯角发现了这只青花罐。罐子满是灰尘,但花纹还挺清楚,他觉得扔了怪可惜的。门卫说这是个“骨灰罐”,没人要,他就问能不能拿走。门卫一挥手,爱拿就拿吧。苏振发挺高兴,把罐子抱回家,拿水刷干净,露出完整的青花图案。他先试着种了点花草,没成活,后来就拿来装玉米绿豆,最后改成腌酸菜用。这么个普通村民,就这么稀里糊涂把国宝带回家了。 苏振发用这罐子腌酸菜用了两年,1989年,横县文物局开始征集文物,消息传到他耳朵里。他忽然想起家里这罐子是工地挖出来的,兴许有点来历,就抱到文物局去。局长黎之光接过一看,觉得是个老物件,但具体啥年代看不准。苏振发没多想,直接说留给你们研究吧,就走了。黎之光拍了几张照片,寄给荣县博物馆的朋友帮忙瞧瞧。那朋友也不确定,又转给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的张浦生。张浦生一看照片,觉得这东西不简单,亲自跑来横县。他仔细检查了罐子的造型和花纹,初步判断是元代青花瓷,画的是“尉迟恭单骑救主”,挺稀罕的。他建议再找专家仔细鉴定。 1995年,陶瓷大咖耿宝昌带着专家组来复核。他们确认这罐子是元代青花瓷,高30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19.5厘米,图案画得活灵活现,工艺顶尖。专家说,这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妥妥的国宝级宝贝。现在这罐子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镇馆之宝”,不过所有权还在横县,逢大活动就接回去展一展。2005年,英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14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这件横县的罐子也被估到这个价,成了当地文化招牌。 苏振发把罐子交给文物局后,得了张荣誉证书。他拿着证书笑得挺实在,说能帮国家留住个宝贝,挺知足的。他没啥私心,就是觉得东西不能糟蹋。施工队嫌晦气扔了罐子,他捡回来用着,后来还主动上交,这份朴实劲儿挺让人佩服。罐子从“晦气”到“国宝”,他算是个关键人物。要没他,这宝贝说不定还在哪堆垃圾里呢。 元青花为啥值钱?它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巅峰,烧制难度高,存世量少。那时候青花料用的是进口钴料,颜色深蓝发亮,画工又细腻,题材多是历史故事,透着文化味儿。横县这件“尉迟恭单骑救主”罐,画的是唐代名将尉迟恭救李世民的故事,线条流畅,气势足,保存还这么好,难怪专家眼红。2.3亿的估价听着夸张,但看看拍卖行情,也就不奇怪了。

0 阅读:17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