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宣布不承认阿拉斯加峰会结果!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由于未获邀参与俄美会谈,乌克兰不承认相关决议的合法性。 特朗普政府为这场峰会铺垫了浓重的交易色彩,白宫官员提前放风称,会谈可能涉及“领土交换”,暗示乌克兰需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的控制权。 彭博社曝光的协议草案更直言不讳:乌克兰需以“宪法修正案”形式固化领土现状,作为交换,美国将放宽对俄制裁并追加对乌军援。 这一方案触动了乌克兰的底线,泽连斯基援引宪法第17条强调:“任何机构无权放弃国家主权领土,全民公投亦无合法途径,”他更以基辅街头被炸毁的居民楼、哈尔科夫地下室营养不良的儿童为证,控诉美俄将乌克兰土地视为“谈判桌上的筹码”。 欧盟外交官私下透露,协议草案中“领土交换”条款的严厉程度,甚至超出俄方2022年提出的“去军事化”要求。 泽连斯基的愤怒源于被边缘化的焦虑,8月10日,他曾在社交媒体发文抨击峰会:“侵略者堂而皇之进入会场,西方非但不阻止,反而准备放宽制裁、削减军援,”尽管半小时后删除该帖,但这种“删删改改”的矛盾心态,暴露了乌克兰在美俄博弈中的脆弱地位。 美国的态度加剧了这种不安,特朗普团队被曝曾讨论“替换泽连斯基”的可能性,拜登政府虽紧急追加2亿美元军援,但规模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更让基辅寒心的是,美国提议由其接管扎波罗热核电站,这座被俄占领的设施,若被美国控股的合资公司掌控,就意味着乌克兰将永远丧失能源主权。 欧盟国家对峰会的反应呈现罕见分歧,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强烈谴责“慕尼黑式背叛”,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呼吁“给和平一个机会”,德国总理朔尔茨更被曝私下向美方表示支持“渐进式停火”。 当前的欧盟因持续援乌面临经济衰退压力,而俄罗斯正通过向乌东居民发放护照、切断当地电信等手段逐步将占领区同化。 根据最新军事统计,截至2025年初俄军已占据乌克兰18%的领土,并在扎波罗热前线建立了纵深达30公里的防御工事。 这种战场态势使得任何不承认当前实际控制线的谈判方案都难以推进,而阿拉斯加国际会议则显示,美俄两国在幕后磋商中将乌克兰领土主权视作可交换的谈判筹码,基辅方面提出的核心诉求被双方认定为妨碍谈判进程的主要障碍。 乌克兰虽在法律层面坚持主权立场,但实际陷入多重危机,军力高度依赖北约支援且空军装备几近枯竭,2025年经济预计萎缩42%,外汇储备仅够支撑三个月进口,战前4400万人口中超过1200万流失(含60%育龄女性)。 突破困局的关键在于重构谈判话语权,乌克兰可借鉴芬兰在二战后的“中立化”经验,推动建立包含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多边机制,将“领土完整”议题转化为国际法框架下的普遍原则。 同时,需警惕美国将乌克兰资源作为交易筹码——美乌矿产协定中,美国企业要求获得乌克兰锂矿75%的开采权,这种“债务殖民”模式比领土割让更具隐蔽性。 阿拉斯加的冰原终将消融,但乌克兰的寒冬仍在延续,当大国领袖在谈判桌前勾画新世界秩序时,基辅的独立广场上,抗议者正将宪法第17条投射在苏联风格建筑的外墙上,这场战争留给世界的启示或许在于:在21世纪,弱国的尊严仍需用鲜血与宪法共同捍卫。
太好了,乌克兰给我们省了一个麻烦。乌克兰外长明确表示,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以后
【215评论】【2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