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的起义军第九军军长不是朱老总,而是驻九江的第九军第28师师长韦杵,虽然韦杵曾

肖龙奇闻 2025-08-13 16:06:17

原定的起义军第九军军长不是朱老总,而是驻九江的第九军第28师师长韦杵,虽然韦杵曾经是朱老总在滇军的老部下,可朱老总这个副军长并无实际兵权,而韦杵却掌握着滇军整整一个师的兵力!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27年7月,南昌城暗流涌动。周恩来秘密策划武装起义,急需争取国民党滇军支持。朱德临危受命,凭借在滇军的人脉展开游说。 他与江西军阀朱培德是结拜兄弟,和第九军28师师长韦杵更是云南讲武堂同窗,还曾是其老上级。 韦杵手握近万兵力驻防九江,对蒋介石的“清党”政策深恶痛绝。朱德亲笔致信邀其共举义旗,韦杵欣然应允。 起义指挥部当即拍板:设第九军番号,由韦杵任军长,朱德任副手。这一安排看似屈居人下,实为争取滇军兵权的关键布局。 起义前夜风云突变,韦杵突发重病高烧不退,被紧急送往上海救治。8月1日凌晨南昌枪声响起时,他的部队因群龙无首滞留九江,未能按计划参战。 城内指挥部心急如焚,刻制公章的秘书后来回忆:朱德坚持保留军长空缺,连印章都只刻“副军长朱德”,留正位待韦杵归队,可最终等来的只有一纸病危电报。 起义军南下时,第九军只剩五百余人,主要是朱德兼任团长的军官教育团学员。这支“纸面部队”被派往最凶险的三河坝断后,以四千兵力硬扛敌军两万围攻三天三夜。 当得知主力在潮汕溃散时,部队濒临崩溃。朱德拔枪立誓:“想革命的跟我走!”八百残兵随他穿越赣南,正是这点星火,后来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熔铸成红四军基干。 错失起义的韦杵,人生轨迹彻底转向。蒋介石因他“通共前科”将其降为旅长,1933年他投身福建事变反蒋,遭通缉后化名潜回贵州。 抗战爆发,这位宿将重披战袍血战鄂南,官至少将旅长。但1945年眼见内战再起,他愤然退役办学:“宁可教娃娃识字,不替独裁者杀人。”晚年在昆明当中学教员时,他常对亲友笑叹:“一场病误了元帅帽啊!” 历史在此显现吊诡的因果,杨如轩(朱德讲武堂同窗)在赣州故意让道,放起义军过境;范石生(滇军元老)冒死收留朱德残部,提供弹药休整;曾泽生(滇系60军长)长春起义前坦言:“当年朱玉阶(朱德)的信,早在我们心里埋了种子。” 韦杵病榻上错过的,是肩扛将星的机遇;朱德被迫接手的,却是燎原的火种。一场疾病改写了两位滇军名将的命运,却意外暴露了时代更迭的真相:兵权可失,人心难违。 当朱德在井冈山竖起红旗时,当韦杵在贵州山乡教孩童写字时,他们以不同方式践行着同一信念—真正的革命不在番号,而在唤醒千万人挣脱枷锁的勇气。 信息来源: 云南网—抗日爱国将领韦杵将军鲜为人知的往事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布依族历史名人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肖龙奇闻

肖龙奇闻

人世风波不断,体味片刻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