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年,朱高炽快不行了,他临终前跟张皇后说:“我要5个后妃给我陪葬。”张皇后

勇敢小妹 2025-08-13 14:37:27

1425年,朱高炽快不行了,他临终前跟张皇后说:“我要5个后妃给我陪葬。”张皇后点头答应,可没想到,她一转身就把朱高炽宠爱的郭贵妃,列在了殉葬名单里。 ​​那会儿宫里的烛火晃得人眼晕,张皇后捏着那份拟好的殉葬名单,指尖在郭贵妃的名字上顿了顿。谁都知道,这郭氏是先帝枕边最得脸的人,父亲是赫赫有名的营国公郭英,她自己又接连给朱高炽生了三个皇子,按说就算先帝真要殉葬,也轮不到她这样有子嗣傍身的贵妃。 ​可张皇后偏就把她的名字写了上去,笔尖划过纸面时,溅起的墨点像极了当年郭贵妃恃宠而骄,摔碎她赏赐的那只玉盏。 张皇她是朱高炽的结发妻,从燕王世子妃一路坐到皇后位置。儿子朱瞻基是铁板钉钉的太子,朝中老臣多是看着她长大的。她最懂,这宫里的安稳,从来不是靠男人的恩宠,是靠手里攥着的筹码。 郭贵妃呢,是真把“宠”字当饭吃。 仗着朱高炽喜欢,她敢在宴席上抢张皇后的风头,敢让太子给她请安时多等片刻。有回张皇后赏她一只和田玉盏,说是先帝(朱棣)用过的旧物,她接过来看了眼,随手递给侍女:“样式旧了,收起来吧。” 这话传到张皇后耳朵里时,她正在给太子缝护膝,针脚没歪一下,只淡淡说了句:“年轻人,不懂事。” 可宫里的人都瞧见了,那天晚上,皇后宫里的灯亮到后半夜。 朱高炽断气的第三天,殉葬名单送到了各宫。 郭贵妃正在给最小的儿子喂奶,太监念到她名字时,她手里的奶糕“啪”地掉在地上。三个儿子吓得直哭,她却突然笑了,笑出眼泪来:“不可能,先帝最疼我,怎么会让我殉葬?” 她疯了似的往乾清宫跑,想找张皇后理论。 宫门口被侍卫拦住,她隔着朱漆大门喊:“张妍!你凭什么?我有三个儿子!我爹是郭英!” 门里没动静,只有风吹过宫墙的呜咽声。 郭家人自然不肯罢休。营国公府的人跪在宫门外求情,拿出郭英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劳簿,说郭家女儿不该落得如此下场。 张皇后让人传了句话:“先帝遗诏,谁敢违逆?” 这话够狠。朱高炽确实说了要殉葬,可没说要谁。如今她是太后,太子还没正式登基,她的话,就是天。 殉葬那天,郭贵妃穿着正红色的宫装,坐在梳妆台前,给三个儿子梳了最后一次头。大儿子哭着说:“娘,我去找皇祖母求情。” 她摸了摸儿子的头:“别去,她不是你能求动的人。” 喝毒药的时候,她没皱眉,只说了句:“告诉太后,我到了地下,会跟先帝问清楚,他到底要不要我陪。” 消息传到朝堂,有老臣偷偷叹气。按规矩,有子嗣的妃嫔不该殉葬,郭贵妃这是明摆着被“清理”了。可谁也不敢说什么,张太后正忙着辅佐新帝朱瞻基稳定朝局,这时候触她的霉头,不是明智之举。 朱瞻基登基后,有人提过郭贵妃的事,他只沉默了半晌,说:“母后有她的道理。” 道理是什么?是郭贵妃的三个儿子渐渐长大,万一有人撺掇着争储,太子的位置就不稳。是郭家人在军中势力太大,借着殉葬削一削他们的气焰。是张太后用最决绝的方式,给后宫划了条线——谁也别想越过她去。 后来明英宗朱祁镇废除殉葬制度时,曾跟大臣说:“昔年郭贵妃之事,朕闻之恻然。人殉非圣贤道,断不可再行。” 没人知道,他说这话时,是不是想起了那位只在史书里留下“宠冠后宫,殉葬”寥寥数字的女子。 张太后安稳坐了多年太后,看着朱瞻基开创“仁宣之治”,临终前还在叮嘱孙子要善待百姓。可史书提起她,总会在“贤德”二字后,轻轻带过郭贵妃的结局。 这宫里的生存法则,从来都藏在笑脸和眼泪背后。你可以说张太后狠,可她若不狠,或许有一天,被列进殉葬名单的,就是她和她的儿子。 只是那些被卷入权力漩涡的女子,不管是笑到最后的,还是化作尘埃的,终究都成了皇权棋盘上,被随手摆放又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 信息来源:参考《明史·后妃传》《明实录·仁宗实录》《明通鉴》中关于朱高炽后妃及殉葬制度的记载。

0 阅读:3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