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前的晚上,爸爸妈妈给我立了几个规矩: 红烛的光在衣柜镜子上晃,我摸着嫁衣上绣的并蒂莲,指腹蹭过线脚的地方有点发毛。妈妈端着碗红枣莲子汤进来,碗沿烫得她直换手,"趁热喝,明早穿嫁衣才有力气。" 爸爸跟着走进来,手里攥着个牛皮纸包,在炕沿坐下时,木椅"吱呀"响了一声。他平时爱说爱笑,此刻喉结动了动,才开口:"丫头,明儿你就不是咱家的人了。" 我刚喝进嘴里的汤差点呛着,妈妈在旁边搡了他一把:"说啥浑话!是成了别人家的人,不是不是咱家的。"她转向我时,眼眶红了,"你爸意思是,到了婆家,规矩得立在心里。" 爸爸把牛皮纸包往我面前推了推,里面是本磨了角的笔记本。"我跟你妈琢磨了半宿,把该注意的都记上了,你听听,记不住就看本子。" 他翻开第一页,钢笔字歪歪扭扭的:"头一条,两口子吵架,甭管多气,'离婚'俩字不能说。"我刚想笑这像小学生记账,就见爸爸抬头盯着我,"去年你三婶跟三叔吵嘴,三婶喊了句离婚,三叔当夜就收拾行李走了,现在还没回来呢。话跟刀子似的,捅出去就收不回。" 妈妈接话:"第二条,别嫌你男人没本事。他要是挣不来金山银山,你也得捧着他。前院你李姐总骂姐夫窝囊,结果呢?姐夫在外面跟人说,'我家那口子眼里,我连条狗都不如'。男人脸面金贵,你得给他留着。" 我捏着衣角没说话,想起未婚夫王磊昨天还跟我炫耀,说他攒钱给我买了金戒指。 爸爸翻到第二页:"吵架了别冷战,你得先递个台阶。前年你表哥跟表嫂怄气,俩人僵了半个月,最后表嫂蒸了锅包子,给表哥端了一个,啥都没说,就好了。过日子哪能较真?" "还有,别拿你男人跟别人比。"妈妈剥了颗红枣塞我嘴里,"张家男人会修家电,李家男人会赚钱,可他们能半夜起来给你倒水不?能记着你爱吃酸的?王磊上次听说你感冒,骑了二十里地给你送姜汤,这就比啥都强。" 窗外的蝉突然不叫了,爸爸清了清嗓子:"回娘家得打招呼。不是不让你回来,是怕婆家挑理。你小姑去年刚嫁过去,隔三差五往家跑,她婆婆背后说她'心还没定下来'。" 说到公婆,妈妈的声音沉了些:"你婆婆脾气是急了点,可她给你做的那双棉鞋,鞋底纳得比我还密实。老辈人都那样,嘴上厉害心里软。她要是说你两句,你就当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女人这辈子,谁不是熬着熬着就过来了?" 我忽然想起试穿嫁衣那天,婆婆颤巍巍地往我手里塞红包,说"委屈我家丫头了,彩礼没给够"。 "有钱了先顾着自己小家。"爸爸合上笔记本,"你妈嫁过来头三年,总偷偷给你姥姥塞钱,我知道了没怪她,但心里确实不得劲。不是不孝,是日子得一步步过,你把自己家撑起来了,才有力气帮衬娘家。" 最后一条,妈妈说得很慢:"在外头给男人留面子,回家他才能把你当宝贝。你爸年轻时候在工地受气,回家我总给他温着酒,他现在啥都听我的。男人就像棵树,你得顺着他的劲儿浇,他才能给你遮风挡雨。" 红烛燃到了底,爸爸把笔记本塞进我陪嫁的箱子里,"这些不是规矩,是爸和你妈走了一辈子的路,怕你摔着。" 第二天迎亲的唢呐响起来时,我摸着箱子里的笔记本,突然懂了。爸妈说的不是要我委屈,是教我怎么把日子过成暖烘烘的样子——就像妈妈总说的,"好婚姻不是两个人较劲,是凑在一起,把冷日子过成热乎的"。
出嫁前的晚上,爸爸妈妈给我立了几个规矩: 红烛的光在衣柜镜子上晃,我摸着嫁衣上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8-13 12:21:07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