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自2008年7月晋升为少将以后,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他的军衔仍然是少将,还能升中将吗?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先明白中国军队对军衔的判定方式。和很多人想的不同,在部队里,少将往上升中将,一般得担任非常高的军职,比如副战区级、正军级主官的岗位。 这类岗位数量有限,绝大多数不是科技管理人员或者特别岗位能轮到的。 杨利伟虽然是航天英雄,但他的重心逐步转向了中国航天工程管理、航天员培养和技术决策这些幕后领域,这些岗位并不是常规晋升出中将的“必经之路”。 他从太空归来以后没去部队领队伍,也没有被调到战区前线当指挥官,而是被安排到载人航天工程的领导层,主力精力投到航天员体系建设和重大工程决策上。 从管理和科技发展角度来说,杨利伟的价值不可替代,但这条成长路线和普通军官晋升完全不是一套逻辑。 那为什么为国家立过大功的英雄不能得到最高的头衔呢?可这里面的确有现实无奈。 航天领域里,一些岗位再重要,也和部队里的传统主官不搭轨,军衔制度按的是标准流程走,原则上对所有人都一样,不会单独为哪一个人改变制度。 但就算没有更高的军衔,杨利伟在中国航天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远比一颗星星在肩膀上的分量大太多。他成为后来所有航天员的榜样,是引路人,是主心骨。 每次神舟任务取得突破,背后都离不开他当年独自出征时打下的基础。 更别说这么多年间,他一直不停亲身参与航天科普,把实战经验转化成青少年的梦想和动力,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听。无数年轻人在他讲述下爱上了航天科学,这种影响是头衔根本比不了的。 现在一旦说起中国人飞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杨利伟。 他用行动告诉全体中国人,即使不能获得更高的军衔,也可以用实际影响让无数后来人受益。一块肩章能带来的荣耀其实早被他的历史地位盖过了。 真正的英雄不是用职务和星星来定义的,杨利伟的贡献已经融进中国航天发展的历史里。中国的航天事业因为有他,永远都不会缺英雄。 所以杨利伟还能不能升中将,这个问题已经没那么重要。他为中国飞天事业做的贡献,已经超越了头衔。 如果以后他的军衔有变化,是锦上添花。要是没有,人们照样会记得正是杨利伟让中国航天迈过了最难的起步。无论头衔变不变,他已经成为了那颗最闪亮的“星”。
杨利伟自2008年7月晋升为少将以后,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他的军衔仍然是少将,还
古木过去
2025-08-13 12:15:51
0
阅读: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