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志凯教授又上了印度的一家主流电视台的访谈节目。这次的话题说到美印关税问题。高教授硬生生把印度吹成了强大的国家! 高教授这番操作,直接把印度捧上神坛,听得人一愣一愣的。可问题是,印度真强大到能跟美国掰手腕了吗?数据不会骗人——2023年印度GDP刚突破3.7万亿美元,而美国是27.4万亿,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关税战这事儿,印度确实没怂,去年对28种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但仔细看清单就露馅了,苹果、核桃这类农产品占了大头,对硅谷科技巨头的杀伤力约等于零。莫迪政府这波操作,更像政治表演而非经济博弈。 高教授在节目里猛夸印度"市场潜力巨大",可外资用脚投票的结果很诚实。2023年印度FDI暴跌16%,连越南都跑它前面去了。那些吹嘘"印度制造"的人,怕是没见识过班加罗尔工厂三天两头的罢工。 说到美印贸易逆差,印度确实赚了美国几百亿美金。但拆开看全是仿制药、珠宝这些低附加值产品,和中国的机电产品完全不在一个层级。更讽刺的是,印度手机市场七成份额被中国品牌霸占。 莫迪的"自力更生"运动搞了四年,结果印度反而更依赖中国进口了。从原料药到手机零件,哪样离得开中国供应链?那些吹捧印度的人,敢不敢去新德里贫民窟住半个月? 关税博弈背后藏着印度的战略焦虑。眼看着RCEP没它份,IPEF又捞不着实惠,只能靠对美国摆硬汉姿态刷存在感。这种外交表演,像极了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在操场大声喧哗。 不过高教授有句话没说错——印度确实在"强大",只不过是在社交媒体上。宝莱坞明星的INS粉丝数确实碾压很多国家领导人,但点赞数能换成钢铁产量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印度 提到看印度,你就会联想什么呢
最近,高志凯教授又上了印度的一家主流电视台的访谈节目。这次的话题说到美印关税问题
小栗子说事
2025-08-13 02:42: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