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际形势专家赖岳谦警告,美国极可能在2025至2027年间对中国发动战争! 在战略学者眼里,“修昔底德陷阱”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那么简单,而是血淋淋的历史。当新兴力量触碰到旧霸主的奶酪时,摩擦往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撞向战争的悬崖。 美中关系如今就卡在这个节骨眼上,过去几个世纪里,雅典与斯巴达、英国与德国的故事都在提醒我们:当老大发现老二要超车时,方向盘很容易往左打——不是为了避让,而是为了撞车。 赖岳谦的警告不是空穴来风。美国现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看着中国的GDP可能在2035年前后追上自己,科技封锁又没能拦住中国在芯片、导弹这些硬茬领域的突破,心里那股子焦虑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飞行器,已经把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自由航行”变成了刀尖上的舞蹈。 美军最近疯狂下饺子——一口气订了9艘“伯克”3型驱逐舰,还囤了上千枚LRASM隐身反舰导弹,甚至把B-21隐身轰炸机的部署时间提前到2025年,摆明了是要在这几年里赌一把,把中国的“崛起势头”按下去。 但美国心里也清楚,直接宣战师出无名,搞不好还会把自己拖进泥潭。所以他们更可能玩阴的——比如怂恿“台独”跳出来闹事,然后打着“保护侨民”的旗号派军舰进台海,再故意制造几次“意外摩擦”。 这种套路在历史上屡试不爽,当年日本不就是靠“柳条湖事件”撕开了侵华的口子?美国要是真这么干,那可真是把“修昔底德陷阱”玩出了新花样——不是直接开战,而是一步步把对手逼到墙角,让你不得不还手,然后再名正言顺地挥起大棒。 不过,美国这招也不是十拿九稳。中国这些年可不是吃素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早就织成了一张大网。东风-21D、东风-26这些“航母杀手”,再加上静音潜艇和无人机群,就算美国航母能硬着头皮冲进来,也得脱层皮才能回去。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经济韧性远超美国想象。就算美国搞“去风险化”,想把产业链搬到印度、越南,但全球63%的稀土开采和92%的加工还攥在中国手里,没了这些,美国的F-35、爱国者导弹都得趴窝。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脐带,就算美国再想切断,也得先把自己疼个半死。 其实,美国心里也明白,真打起来对谁都没好处。2024年那场日内瓦经贸会谈,双方虽然没完全松口,但至少给剑拔弩张的关系踩了脚刹车。中美贸易额还在4.7万亿人民币的高位上晃荡,7万多家美国企业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真要撕破脸,这些资本家第一个不答应。 所以赖岳谦的警告,与其说是预言,不如说是给双方敲响警钟——当“修昔底德陷阱”的阴影笼罩时,是选择硬碰硬,还是找条活路,考验的是两国决策者的智慧。 但话又说回来,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光靠经济纽带和理性对话未必能挡住战争的车轮。当年英国和德国的贸易额比现在的中美还高,不还是在萨拉热窝的枪声中一头扎进了深渊? 现在的关键,在于双方能不能在军事竞赛和技术对抗中找到平衡点。中国的轰-20和MD-22不是用来耀武扬威的,而是让美国明白,撕破脸的代价他们承受不起;美国的B-21和LRASM导弹,也该让他们清醒清醒,“全球霸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说到底,2025到2027年这三年,就像悬在太平洋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国的军事准备和中国的反制措施,正在把局势推向危险的临界点。但战争从来不是唯一的选项,中美在气候、核不扩散这些领域的合作空间还很大。 就像当年古巴导弹危机时,美苏最终在电话里找到了台阶,现在的中美,也需要在竞争中保持对话,在对抗中守住底线。毕竟,当两个核大国针尖对麦芒时,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发灭顶之灾。
中方出手!28家美国企业被“点名”,商务部最新回应曝光!2025年8月12
【2评论】【3点赞】